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醴酒的意思、醴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醴酒的解释

甜酒。《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醴,甜美也,言其水甘如醴酒。”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维 元和 九年岁次甲午十二月朔甲辰某日辰,使谨遣某,用少牢醴酒之奠,昭祷于 淮瀆 长源公 之灵。”《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 晋文公 闻 太叔 和 隗氏 俱已伏诛,乃命驾亲至 王城 ,朝见 襄王 奏捷。 襄王 设醴酒以饗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醴酒,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酒类饮品,其含义可从字源、典籍记载及文化内涵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解析

“醴”字从“酉”(酒器象形)、“豊”(礼器象形),《说文解字》释:“醴,酒一宿孰也。”指一夜酿成的甜酒。其核心特征为:

  1. 甜味:因使用曲蘖发酵,糖化充分而酒精度低,口感甘甜。
  2. 浊酒:未经过滤,保留米渣,质地浑浊,区别于清酒“酎”。

二、典籍记载

  1. 《诗经》:“且以酌醴”(《小雅·吉日》),记录周人宴饮礼仪中的醴酒。
  2. 《周礼》:“酒正掌酒之政令……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将“醴”列为祭祀五齐酒之一,属薄酒。
  3. 《礼记》:“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强调醴酒在祭礼中与玄酒(清水)并重的象征意义。

三、文化内涵

醴酒在周代礼仪中具核心地位: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周礼·天官·酒正》(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
  3.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4.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醴酒是中国古代一种以谷物为原料、通过蘖法(发芽糖化)酿制的低度甜酒,具有以下特点:

  1. 酿造工艺 采用“蘖法”酿造(),即通过谷物发芽产生糖化酶进行发酵,与用曲酿造的黄酒工艺不同。这种工艺更接近现代啤酒的麦芽发酵原理。

  2. 酒体特征

    • 酒精度约4%,属于低度酒
    • 口感甘甜,故称“甜酒”()
    • 汁液浑浊,含未过滤的谷物残渣()
  3. 历史地位 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古酒之一(与黄酒、葡萄酒并列),流行于先秦时期,但汉代后逐渐被黄酒取代()。《礼记》记载其用于丧祭礼仪()。

  4. 文化意象 常被用作礼仪和文学意象,如:

    • 成语“醴酒不设”比喻礼遇衰减()
    • 元稹《祭淮渎文》用醴酒作祭品()
  5. 现代定位 学界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的“啤酒雏形”,但风味独特,具有麦芽甜香与米香融合的特点()。近年有酒厂尝试复原醴酒工艺,重现中式古啤酒风味。

注:完整文献记载可参考《礼记·丧大记》《周礼·酒正》等典籍,现代研究详见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本岛贲室币帛鼻垩挥斤参寥子惭惕残妆赤乌吃闲饭传闻异词春卷鹾船待衅大使馆钓贤动跃访亲法刑芬飶负曲恭世子果下之乘纥逻敦红宝石宏爽后妈家传人诵检柙狡狠久仰炕梢渴者易饮离别立男龙脊茏茸沦涟漫天要价闹虚逆蕃排数辟逃强贞潜怀浅希近求罄折妻息认实容标瑞草魁散屦上春世人诗疏实直威容慰问电位移五谷丰登箱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