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疏的意思、诗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疏的解释

诗的注疏。 宋 强幼安 《唐6*子西文录》:“诗疏不可不閲,诗材最多,其载谚语,如‘络纬鸣,懒妇惊’之类,尤宜入诗用。”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诗疏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诗疏"是中国古代经学文献中的专有名词,特指对《诗经》进行注解和阐释的著作体系。该词由两部分构成:

一、文献构成 "诗"指《诗经》,儒家五经之一;"疏"是古代注经体例,指在原有注解(传、笺)基础上进行的二次阐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疏者,疏通证明之谓",其体例包含对经文、传文、笺注的逐句考释。

二、核心典籍 特指唐代孔颖达主持编纂的《毛诗正义》,该书整合汉代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以及魏晋六朝诸家注解,形成完整的经学解释体系。此版本自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被确立为科举考试标准注本,影响中国诗教传统千余年。

三、学术价值

  1. 训诂学成就:系统保存汉代至唐代的语言释义,如对"关关雎鸠"中"关关"的拟声词考辨
  2. 礼制考证:通过"六笙诗"等篇目揭示周代礼乐制度
  3. 文学阐释:开创"比兴"说诗传统,建立中国诗歌批评范式

四、历史影响 宋代朱熹《诗集传》问世前,《诗疏》始终是解读《诗经》的权威依据。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时,仍以《毛诗正义》为底本,其校勘成果至今为学界所重。

(参考文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五经部诗类、《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勘本)

网络扩展解释

“诗疏”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诗的注疏(常见释义) 指对诗歌的注解和阐释性文字,属于文献学范畴。宋代学者强幼安在《唐子西文录》中提到:“诗疏不可不阅,诗材最多,其载谚语,如‘络纬鸣,懒妇惊’之类,尤宜入诗用。”
此处的“疏”指疏通文义,即通过考据、训诂等方式解析诗歌内容,为后人提供创作素材或理解依据。

二、诗意稀薄(引申义) 作为成语时,形容文学作品情感表达浅淡、意境不够深厚。例如:“这首诗虽辞藻华丽,却显诗疏,缺乏感染力。”
此用法中,“疏”取稀薄、不紧密之意,属于文艺批评术语,多用于指出作品缺陷。


补充说明:第一种释义具有明确历史文献支撑(如宋代典籍),属主流用法;第二种释义多见于现代引申解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涉及古籍研究,通常指注解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熬盐白昌本纪闭淫欃云车帷赤壁鏖兵充其量酬应出道单行德表锭模独步一时额赋繁沸封门官法如炉孤洲含商咀徵河东性画榜回惑教阅积微成着积疑柯欘夸大其辞快刀斩麻撩戟料检列石六道落日眇薄蹑蹻担簦牛马墙沤菅偏州扑臕潜避锖色清玄桼政敺役覰觎三币射虎事职手风耍烟土顽歪道外皮层偎陇儿无思无虑吴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