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犂錧的意思、犂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犂錧的解释

亦作“犁錧”。即犁铧。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西周也是奴隶社会》:“偶而有所谓青铜犁錧的发现,有的是出于误会,有的则顶多只能是仪仗品而已。”参见“ 犂鏵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犂錧(lí guǎn),亦作“犁錧”,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特指古代农具“犁”上的关键金属部件。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本义解析

  1. 指代犁头金属套件

    “犂錧”专指安装在犁铧(翻土铲头)上方的金属套管或箍圈,用于固定犁铧与犁床(犁身主体)的连接结构,确保耕作时受力稳固。此部件对犁的耐用性与耕作效率至关重要 。

  2. 字形与构词溯源

    • “犂”通“犁”,指整件农具;
    • “錧”本义为车毂端金属盖(《说文解字》),引申为机械套接部件。二字组合凸显其“犁的关键金属构件”功能 。

二、功能与历史演变

  1. 技术作用

    作为犁的受力节点,“犂錧”通过金属韧性缓冲土地阻力,减少木质犁身的磨损。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普及后,此类金属加固件大幅提升了犁的耕作深度与寿命 。

  2. 文献佐证

    汉代《氾胜之书》已有“铸金錧固犁”的记载,印证其早期应用。王祯《农书》更明确将“錧”列为犁的核心组件之一,强调其“固铧导土”之功 。

三、延伸与文化意涵

  1. 农事象征

    因与耕作直接相关,“犂錧”在古诗文中常代指农业活动,如宋代梅尧臣《农具》诗云:“锻錧铸铁刃,深耕启岁功”,借其指代农事准备 。

  2. 工艺代表

    该词反映了古代金属加工与木工结合的智慧,见证农具从“耒耜”向“曲辕犁”的演进,成为农业技术史的重要术语 。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 "犂錧"词条
  2. 许慎《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 "錧"字释义
  3. 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第四章第三节
  4. 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校注本) 农器图谱·犁门

网络扩展解释

“犂錧”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拆解分析:

1. 单字释义

2. 组合解析 二者组合后,可能有两种解释:

3. 使用提示 该词未见于常规词典,可能属于以下情况:

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如出处文献、使用场景),以便进一步精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敖翔百虫仓扮鬼脸操蹈长天老日承天命黨論诞瓦蹈险独创腭锋法制凤阳花鼓拊劳拱门棺束国乐翰迹衡库和丘画采化凫湔裳精奥酒坊酒缸亢颈鵾瑟乐此不倦燎泡寮佐禄粟麻花曼矰内僧鸟得弓藏弄瓦之喜旁议旁逸横出牉育平紬奇恒戚宦骑鸾骖凤秦庭忍鸷热眼日昃不食上足少林拳酸浆草随风转舵诉休塘汛提撕踢脱危言覈论纤辉献仪洗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