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乐的意思、国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乐的解释

(1).宫廷的乐队。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白居易 ﹞因为《杨柳》之词以託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於金色软於丝。 永丰坊 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 宣宗 朝,国乐唱是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舞蝇虎》:“上召国乐以举其曲,蝇虎盘迴宛转,无不中节。”

(2).指宫廷音乐。 唐 李讷 《命妓盛小丛歌饯崔侍御还阙》诗:“曾向教坊听国乐,为君重唱 盛丛 歌。”

(3).国家制定的音乐,供庆典、祭祀时用。《辽史·乐志》:“ 辽 有国乐,犹先王之风;其诸国乐,犹诸侯之风。”

(4).指我国传统的音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乐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体现中华民族音乐审美体系的本土音乐形式,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典核心定义

  1. 传统音乐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我国传统音乐”,涵盖历代宫廷雅乐、文人音乐、宗教仪式音乐及各地民间音乐,区别于受西方音乐体系影响的现代创作音乐。

    例:古琴艺术、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均属国乐代表。

  2. 民族器乐主体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词典》强调其以民族乐器为载体,如琵琶、二胡、古筝、笛箫等乐器演奏的独奏、合奏曲目,体现“音色韵味”的独特美学。


二、历史与文化内涵

  1. 礼乐制度渊源

    周代“六代乐舞”确立宫廷雅乐体系,《周礼·春官》记载“大司乐掌国学之政,以乐德教国子”,赋予国乐教化功能。

  2. 非遗保护对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昆曲、古琴艺术等列入,印证国乐作为文化基因的价值。


三、现代语境延伸

  1. 文化身份象征

    《辞海》(艺术分册)指出,当代“国乐”与“西乐”相对,指代以中华美学为根基的音乐创作与实践,如中央民族乐团演出的《印象国乐》。

  2. 教育传承载体

    教育部《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鉴赏民族音乐”,将国乐纳入文化认同教育体系。


四、艺术特征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3.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4. 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网络扩展解释

“国乐”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定义随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1. 宫廷音乐与国家仪式音乐
    历史上,“国乐”常指宫廷音乐或国家制定的礼仪音乐,用于庆典、祭祀等正式场合。例如,《辽史》记载“辽有国乐,犹先王之风”,此处“国乐”类似于国歌或代表国家的仪式音乐。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总称
    广义上,“国乐”泛指中国本土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戏曲音乐等,涵盖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演奏的曲目。

二、历史演变

三、音乐特征

  1. 五声音阶与乐器
    以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为基础,乐器如古琴、古筝等注重旋律的线性表达,强调自然与情感的流露。
  2. 与西方音乐的对比
    国乐以“线性思维”为主,旋律独立性强;西方音乐则重视和声与复调的立体结构,体现逻辑性与冲突性。

四、现代发展

五、相关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国乐”应包含所有中国本土音乐(广义),另一观点则限定为改良后的现代民族音乐(狭义)。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或音乐案例,可参考权威来源如《辽史》或现代音乐学论著(如刘靖之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扁柏蔽扞不讳傪悴晨秦暮楚紬绎爨龙颜碑贷假当灾殿举髢髢迭联斗争斗合贰官二月風局跟儿观机而作横眼鹤籞谏戒锦拆爵钗拘苦军令状泃涕客帮揆理度势两朝寥迥灵彩六十甲子露头妻猫儿眼明王南山叟弄梅偶辞嫔妾乾面青籸饭清嗽青翳热线蛇变蛇缨始年市肆司宫松火拓世委任状委巷畏语微与五炁误我舞雩献费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