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贤者。《汉书·翟方进传》:“宗室之儁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民之表仪,谓贤者。”
“献仪”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推荐贤者,具体解释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翟方进传》:
“宗室之俊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民之表仪,谓贤者。”
(意为:宗室中有四百名才俊,民众中则有九万贤者被推举。)
作为名字时,“献仪”可被赋予以下寓意: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姓名学领域。如需引用,建议结合上下文或参考《汉书》等原典。
《献仪》(xiàn y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向某个人或组织致敬并献上礼物或仪式。
《献仪》的部首是犬(quǎn),由6个笔画组成。
《献仪》是由“献”和“仪”两个汉字组成。汉字“献”表示向某个人或组织表示敬意,而“仪”表示礼物或仪式。
《献仪》的繁体字为「獻儀」。
在古代,献仪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法风格,笔画的顺序和形状可能有所变化。
1. 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开幕式,为新建图书馆献上了仪式。
2. 学生们在毕业典礼上向校长献上了毕业证书。
献礼、献花、献身、献爱心
献礼、奉献、致敬
收礼、索取、不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