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寮佐的意思、寮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寮佐的解释

属官。《晋书·杜预传》:“ 钟会 伐 蜀 ,以 预 为镇西长史。及 会 反,寮佐并遇害,唯 预 以智获免。”《新唐书·张玄素传》:“上惟东宫之重,高署贤才为寮佐,今乃不得进见,将何以朝纳诲、夕补遗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及开宴,召寮佐饮酒,则笑歌欢謔,释然无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相国 温公 ,时镇 ************ ,一日,宴寮佐於 秀野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寮佐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复合词,主要用于指代古代官府中辅佐主官的属吏或下属官员。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1. 核心释义

    指古代官署中协助长官处理政务的属官、佐吏。强调其在官僚体系中的辅助性和从属地位,是长官行政事务的具体执行者或参谋人员。

  2. 词源与结构

    • 寮 (liáo): 本义指小窗,引申为“同官署”、“同僚”。《说文解字》释为“穿也”,段玉裁注引申指“同官为寮”。在“寮佐”一词中,“寮”指代官署或同僚群体。
    • 佐 (zuǒ): 本义为辅助、帮助。《说文解字》释为“助也”。在“寮佐”一词中,“佐”指辅助之人,即属吏、助手。

      因此,“寮佐”可理解为“官署中的辅助者”或“同僚中的助手”,特指下级官吏。

  3. 古代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史书和古代典籍,用以描述官僚体系内部关系:

    •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龙山,寮佐毕集。” (意为:九月九日,桓温在龙山设宴,下属官员全部聚集。)此例说明“寮佐”指代主官的下属官员群体。
    • 《宋书·武帝纪上》:“(刘裕)乃驰还京邑,高祖(刘裕)大悦,语寮佐曰…” (意为:刘裕于是骑马返回京城,高祖非常高兴,对下属官员说…)此例表明“寮佐”是主官(此处为刘裕)可与之交谈、下达指令的对象。
  4. 与现代“僚佐”的关系

    “寮”与“僚”在古代常通用,“寮佐”亦可写作“僚佐”,意义完全相同。现代汉语中,“僚佐”的使用频率高于“寮佐”,但两者所指一致,均属历史词汇。

  5. 同义词与近义词

    在古籍中,与“寮佐”意义相近的词包括:

    • 僚属: 指同一官署的属吏或下属。
    • 属吏: 直接点明是下属官吏。
    • 佐吏: 强调其辅助职能。
    • 掾属: 汉代以后对佐助官员的通称。

“寮佐”(或“僚佐”)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专指古代官署中辅助主官处理公务的下级官员或属吏群体。其核心在于“辅助”与“从属”关系,常见于描述古代官僚体系的文献记载中。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寮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寮佐”指古代官署中辅助主官处理事务的属官,即协助上级处理文书、行政等具体事务的副职或下属人员。例如《晋书·杜预传》提到钟会伐蜀时,杜预因智谋免于寮佐被害之难,说明其身份为辅助性官员。

二、字源解析

三、历史用例

  1. 《新唐书·张玄素传》:唐太宗重视东宫官员选拔,以“高署贤才为寮佐”,体现其作为太子属官的重要性。
  2. 宋代《墨客挥犀》:记载官员宴请寮佐时“笑歌欢謔”,反映其与主官关系密切。
  3. 清代《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佐证该词在历代文献中的延续使用。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晋书》《新唐书》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鸭悲辛冰谷臂有四肘妣祖层山车尘马足持钧胆武断喝遏密芳词反脸无情管城子古悫海县轰铿后骑咶喇黄经毁损豁拉拉火芝壶飧加号匠手髻梁麂目篱儆报决灭焌灯聚饮髡人枯鱼衔索立刻梦笔生花磨盾之暇牛蘈配置碁灯热饭软笑茹素三休亭色服霜廷署名説千説万似许袒臂挥拳谈古论今昙阳挑皮緰此托寐讬幽土长根生仙府香艳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