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喨的意思、嘹喨的详细解释
嘹喨的解释
见“ 嘹亮 ”。
词语分解
- 嘹的解释 嘹 á 〔嘹亮〕声音响亮,如“歌声嘹嘹”、“嘹嘹的军号声”。 〔嘹唳〕响亮而漫长的声音,如“远而听之,若游鸳翔鹤,嘹嘹飞空。”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喨的解释 喨 à (声音)响亮。非常响亮的声音,有如山崩地裂的声音。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嘹喨(liáo liàng),是一个形容词,用于形容声音清晰响亮、穿透力强且传得远。它常用来描述那些音质纯净、不浑浊,且具有较强传播力的声音。
详细释义与用法:
-
核心含义:
- 形容声音高亢、清晰、响亮。强调声音不仅音量足够大,而且音质清越、不刺耳,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穿透力。
- 常形容号角声、歌声、乐器声、鸟鸣声等。例如:
- “嘹喨的军号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 “她有着一副嘹喨的好嗓子。”
- “云雀在空中发出嘹喨的鸣叫。”
-
字形与字义拆解:
- 嘹:从“口”,表示与声音、言语相关。“尞”声,兼表高远之意。本义指声音响亮、高远。
- 喨:从“口”,“亮”声。本义指声音响亮、明朗。
- 两个字组合,“嘹喨”更加强调了声音的清亮、高远和穿透力。
-
声音特点:
- 穿透力强:声音能突破环境噪音,清晰地传递到较远的地方。
- 音质纯净:声音听起来清晰、不沙哑、不浑浊。
- 响亮但不刺耳:音量足够大,但通常不给人尖锐、难受的感觉。
- 富有传播力:声音能有效地在空间中扩散开。
-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常用于诗歌、散文、小说中,描绘具有感染力的声音,营造氛围或表达情感。例如,陆定一在《老山界》中写道:“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做鼓动工作,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老山界》中的这段描写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嘹喨”,但其中对声音的描写(如“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所体现的层次感和穿透力,与“嘹喨”所形容的声音特质有相通之处。
- 日常描述:用于形容现实生活中听到的清晰响亮的声音,如歌唱家的歌声、清晨的鸟叫、远处的钟声等。
权威参考来源:
- 该词释义主要依据中国语言文字规范与辞书编纂的权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典对“嘹喨”的释义为:“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商务印书馆出版。更详细的信息可参考商务印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介绍:商务印书馆 - 现代汉语词典 (此链接指向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官方介绍页)。
- 其字形、字源及更丰富的义项亦可参考大型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因此,“嘹喨”是一个形容声音清亮、高亢、传得远的精炼词汇,常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
网络扩展解释
“嘹喨”是“嘹亮”的异体写法,二者含义相同,均形容声音清脆响亮、传得远。以下是综合古籍文献和现代用法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拼音:liáo liàng
- 词性:形容词
- 核心含义:形容声音清澈、圆润且穿透力强,常用于歌声、乐器声或自然声响(如雁鸣、号角等)。
二、文献溯源
- 古代用例
- 南朝梁·刘孝绰:“妍歌已嘹亮,妙舞復紆餘”(《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描述歌声清越动听。
- 元·马致远《汉宫秋》:“塞雁南翔,呀呀的声嘹喨”,以雁鸣体现声音悠远。
- 字义解析
《说文解字》释“嘹”为“嘹喨也”,段玉裁注其本义为“声音响亮而传得远”,强调声响的穿透性与清晰度。
三、现代应用
- 常见搭配:如“歌声嘹亮”“军号嘹亮”,多用于形容积极昂扬的声响场景。
- 例句:
“清晨,嘹喨的起床号划破寂静,唤醒了整个军营。”(参考现代文学作品用法)
四、易混淆点
- 字形:“嘹喨”与“嘹亮”通用,但“嘹亮”更常见于现代汉语。
- 读音:“嘹”仅读liáo,不读liào。
如需更多古籍例证或近义词辨析,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芭黎葆卫鞭擗踣尸不到头步纲不着边际草褥茶托笞捶踔厉得当短款都御使二哥方外肺腹附庸风雅功实黄冕花稍剿抚兼施骄竪捷书积浸旌麾疾人救苦斋钜阙孔爵连不连峦冈鹿角爪嚜杘明主漠不关心木兰诗弄姿欧杖偏徼起力七碗日产鞣革森翳沈鲍侍女十姓部落收堂客水碧束矢苏合镗锣唐明皇讬信窝心乌嗥无尤无怨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