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茶托的意思、茶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茶托的解释

用以衬垫茶杯的碟子。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八:“﹝木犀﹞树之干大者,可以旋为盂盖、茶托种种器用,以淡金漆饰之,殊可佳也。”《金6*6*梅词话》第七六回:“他才放下茶托儿,与我磕了四个头。我与了他两枝金花儿。”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茶托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茶托,是传统茶具中的重要组件,指承托茶杯或茶碗的器皿。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功能特征与文化背景三方面详细说明: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茶托为“垫在茶碗或茶杯底下的器皿”,主要功能是防止烫手并承接溢出的茶水。其形制通常为扁平的碟状或盘状,边缘略高于中心以固定茶具。

  2. 《汉语大词典》

    进一步指出茶托古称“盏托”或“茶舟”,唐代已有明确记载。其材质随时代演变,早期多为漆木,宋以后以陶瓷为主,形制设计注重与茶盏的契合度。

  3. 《辞海》(第七版)

    补充茶托在茶礼中的文化意义:作为茶器组合的一部分,既体现实用性(隔热防倾),也反映传统饮茶的仪式感。常见类型包括托口内凹的“碗托”与带高足的“盏台”。


二、功能与形制特征


三、文化背景与文献佐证

茶托的普及与饮茶方式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4. 扬之水. 《唐宋家具寻微》.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 (注:详述茶托形制流变)
  5. 沈冬梅. 《茶经校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注:收录《茶经》原文及茶器考释)

(注:因部分文献无公开电子资源链接,仅标注书名与出版社,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茶托”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传统茶具中的茶托

  1. 定义与功能
    茶托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小碟子,又称“茶船”“盏托”。其核心作用是隔热防烫,避免直接接触高温杯体,同时保护桌面不被水渍污染,兼具装饰性。

  2. 历史起源
    据唐代《资暇录》记载,茶托最早由蜀相崔宁之女发明。她因茶杯烫手,用蜡环固定杯底,后演变为漆制茶托,成为茶具重要组成部分。

  3. 材质与造型
    古代茶托材质多样,包括金银、陶瓷、漆器等,造型从船形(明制)到圆形(清制)均有演变。现代常见尺寸如乌龙茶托约15.5×10.5cm,陶瓷红茶托直径8.5cm。

二、现代引申含义

指在酒吧、茶馆等高消费场所,通过社交软件诱骗他人消费的欺诈行为。此类“茶托”常伪装成服务员或网友,以交友为名诱导消费高价饮品,甚至威胁强迫付款。

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茶托历史或防骗案例,可查阅《墨庄漫录》或相关社会新闻。

别人正在浏览...

鼇抃白莲会白铁树枹鼓并随庇阴裁免参秽钗朵瓷土的音低潮顶祝顿解方任废然而返黂缊偾辙富逸甘莹敢作敢为槁瘁梗玩贯金庋间故年鹤子草鸿丽昏庸火烧祆庙缄愁积坏腊鸡头累牍列房栊户离妇俚谚龙耀伦敦大学铆接盆菜骈尸披裘蒲筵千里莼羹钦慕秋令趋谒散小人少间示惩时栋殊悬数学踏歌词天府之国文德班文闱武不善作惜客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