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碗的意思、七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碗的解释

见“ 七椀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碗"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词语,其核心含义源于唐代诗人卢仝的咏茶名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该词不仅指字面上的七碗茶,更象征着品茶过程中层层递进的精神境界与审美体验。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化背景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与出处

"七碗"字面指七只碗或七碗茶,但其文化意蕴特指卢仝诗中描绘的饮茶七重境界。该典故出自《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八收录的卢仝诗作,诗中通过七碗茶的感官体验,隐喻修身悟道的过程: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二、文化内涵解析

  1. 生理体验的升华

    从解渴(一碗)、消愁(二碗)到激发文思(三碗),展现茶的物质功能向精神滋养的转化。

  2. 心灵净化象征

    "四碗发轻汗"喻指排解郁结,"五碗肌骨清"象征身心澄澈,体现道家"涤除玄览"的修养理念(参考:《道德经》第十章)。

  3. 天人合一境界

    "六碗通仙灵"暗合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茶道思想,而"七碗生清风"更以羽化登仙的意象,完成物质享受向精神超脱的飞跃。

三、现代语义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七碗"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四、权威文献佐证

该典故的学术阐释可见于:

  1.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第三编第七章(袁行霈主编)
  2. 中国茶文化研究会《茶经注释》(2018修订版)对卢仝茶诗的考据
  3. 《汉语大词典》"七碗"词条释为"卢仝饮茶诗意,喻茶之功用"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学术通用版本信息;现代研究可参考中国知网相关论文,如《卢仝茶诗的文化哲学解读》CNKI:SUN:ZGYW.0.2020-05-018)

网络扩展解释

“七碗”一词源于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是茶文化中的经典典故。以下是详细解释:

1.来源与典故

诗中描述了饮茶的七重境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此处的“七碗”并非指实际饮茶量,而是通过递进式的诗意表达,展现饮茶带来的身心升华,最终达到“通仙灵”的意境。

2.本义与引申义

3.常见误解

部分资料误将“七碗”解释为“饭量大”(如“吃七碗饭”),实为混淆。此说法缺乏可靠文献支持,权威典籍均指向茶文化典故。

4.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卢仝原诗或茶道内涵,可参考《中国茶文化史》等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薄怯怯倍叛本服鼻塌嘴歪鼻眼漕藏阐发称俗迟徊筹谋丹山鸟蹀步跌仆顿足搓手堵墙犯对讽勉汾水游辅檠公门贯斗牛归璧圭勺裹费箍纹皡天何则花不愣登恍如隔世会同馆笺刺浆酒藿肉今学九班句除绝对款列料食凓冽陵堂沦漂木皮岭狃胜浅水怯壳儿清历球头鋭往桑鸠盛章神酒石脂水缩蜷天璞推扬汙佞霞开先达小黄门小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