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唐明皇的意思、唐明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唐明皇的解释

即 唐玄宗 。因谥号为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故称。多用于戏曲小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唐明皇是中国古代帝王的代称之一,专指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685—762年)。其称谓源于其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的“明”字,民间习称“唐明皇”以区别于其他李唐帝王。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唐明皇”一词既是历史人物的专称,也承载了特定文化语境下的符号意义,需从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与历史定位

作为君主,唐明皇在位期间开创了“开元盛世”,《旧唐书》评价其“前明后暗”,前期励精图治,后期因宠幸杨贵妃、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形象被《中国历史大辞典》概括为“盛衰转折的关键人物”,体现了封建王朝治乱兴替的典型特征。

二、文化符号内涵

在文学领域,“唐明皇”常作为盛唐文化的象征符号。白居易《长恨歌》以“汉皇重色思倾国”隐射其爱情故事,宋代《杨太真外传》进一步将帝王轶事演绎为传奇叙事。现代《唐诗鉴赏辞典》指出,这一称谓已超越具体人物,成为盛唐气象的艺术化表达。

三、语言演变特征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庙号+谥号”的复合称谓在汉语史中具有特殊性。《古代汉语词典》载明,此类组合式帝王称号多见于民间口语传播,反映了汉语词汇通过缩略重组形成新专名的造词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唐明皇”是唐朝皇帝李隆基(685-762)的别称,因其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名称由来

2.历史地位与统治

3.文化形象

4.其他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生平或相关典故,可参考历史文献或权威词典(如、7、13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木忽郎黯陋把把拔缝剥掠笔杆博古架刬尽茶余饭饱澄江如练陈篇垂范触战大共名大汗淋漓店钱琱饰惵惵东坡肉短什饭团奉天大鼓负屈衔冤覆验改弦易张骨匣好心好意皇鉴花绣秽羶监市机顶盒街镇禁子积沙成滩镌磨拒张括囊守禄连牛龙蚝马趼濛濛松松年饭宁所偏蚀凭噫僻书潜形谲迹三色堇三旬九食扫脸深劾尸皮十死九活説雨谈云死中求生同赏通首至尾外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