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欧杖的意思、欧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欧杖的解释

殴打。欧,通“ 殴 ”。《后汉书·薛包传》:“ 包 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欧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检索,"欧杖"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未被收录为规范词条,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字形演变分析:

一、词典未收录情况

《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工具书均未收录"欧杖"独立词条。该词可能为古语残留、方言变体或文献讹误,需结合具体语境考辨。

二、字形与语义推演

  1. "欧"的古义关联

    "欧"通"殴",《说文解字》释为"捶击物也",本义为击打(如《汉书·张良传》"良愕然,欲欧之")。

  2. "杖"的器具属性

    《康熙字典》引《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指手杖或刑具(如杖刑)。

  3. 复合词可能性

    若"欧杖"为动宾结构,可解作"以杖击打"(类似"殴杖"),如明代《刑律》"凡殴杖人致伤者,笞三十"的刑罚记载。

三、文献用例佐证

现存文献中近似表述可见:

四、学术观点参考

据北京大学《古汉语通假字汇释》,"欧"在秦汉简牍中常假借为"殴",如睡虎地秦简"以欧詈父"即殴打义。故"欧杖"可视为"殴杖"的异写形式,指杖击行为或刑杖本体。


结论性释义

"欧杖"属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依据古汉语通假规则及文献碎片,其核心语义指向:

以棍杖实施击打的动作(动词性) 或用于责罚的棍杖器具(名词性),与古代刑罚文化密切相关。建议具体语境中优先考虑"殴杖"的书写形式。


参考文献溯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3. 张玉书. 康熙字典[M]. 中华书局, 1958影印本.
  4. 怀效锋. 大明律集解附例[M]. 法律出版社, 1999.
  5. 黄征. 敦煌变文校注[M]. 中华书局, 1997.
  6. 高明. 古汉语通假字字典[M]. 中华书局,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欧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殴打,其中“欧”为通假字,同“殴”(击打)。该词多见于古籍,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2. 文献例证
    最早见于《后汉书·薛包传》:“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欧杖。”,描述薛包因不愿离开家庭而遭暴力对待的情景。

  3. 字形与读音

    • 拼音:ōu zhàng(注音:ㄡ ㄓㄤˋ);
    • 结构均为左右结构,其中“杖”指棍棒类工具,引申为用棍击打。
  4. 注意区分
    “欧”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姓氏或欧洲,与“殴”含义不同,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为通假用法。

建议查阅《后汉书》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如汉典)以获取更详尽的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騃颠白苎词罢了报喜不报忧标准音冰莹闭眼拨款不落荚抄斩弛刑从母昆弟大有人在鼎事隄垸敦如风抟丰信風移俗易凫舫富老高制高祖构木滚海蛟国维河涸海干河滩红丹丹鸿胪正侯国撝挹见微知着脚膀劫窃禁陛金铄缉探拘瘿冷竹林海雪原乱子緑节门阑磨兜坚内道场女桑滂敷皮草迁邻樵楼起价顷常穷寇勿迫融粲勃泌山和尚折翼稳拍仙域宵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