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粮料使的意思、粮料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粮料使的解释

官名。《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延朗》:“﹝ 张延朗 ﹞事 梁 ,以租庸吏为 鄆州 粮料使。”参见“ 粮料院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粮料使是古代职官名,始见于唐代军事管理体系,专司军队粮草、军需物资的调配与供给。该职官名称由"粮"(军粮)、"料"(物资核算)、"使"(特派官员)三部分构成,体现其核心职能。《旧唐书·职官志》记载节度使府下设有"粮料判官",至宋代发展为三司粮料院使,隶属户部系统。

五代十国时期文献显示,粮料使需定期向枢密院申报军粮储备量,并制定《支粮凭由》,作为军队领取粮秣的凭证。北宋《武经总要》特别强调粮料使在出征前须核查"人马实数",按日支给口粮,防止虚报冒领。

该职官设置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属临时差遣性质,非正员官;②多由文臣担任,实行"以文制武"管理原则;③配备专属印信,宋代粮料院铜印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元丰改制后,其职能逐步并入户部右曹。

网络扩展解释

粮料使是古代官职名,主要职责与军需物资管理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粮料使是唐代设立的官职,负责军队粮饷、物资的供应与调配,尤其在战时会临时设置此职。五代时期沿用,例如后梁官员张延朗曾担任“鄆州粮料使”。

二、职能与特点

  1. 核心职责
    掌管军粮、草料等后勤保障,确保军队物资供应充足。
  2. 设置背景
    多因军事需求临时设立,唐后期可能成为节度使的属官。
  3. 历史演变
    唐代起源,延续至五代十国,后逐渐被其他官职替代。

三、相关记载

《新五代史》记载,张延朗“以租庸吏为鄆州粮料使”,表明该职位与地方财政、税收管理存在关联。

四、补充说明

“粮料院”是与之相关的机构,可能为粮料使的上级或协作部门,但具体职能需结合更多史料考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官职体系或五代军事制度,可查阅《新五代史》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法白字编钟不愆车攻马同尘虑垂旒楚思道家绖带东繇杜绝饭来开口锋端烽火楼望凤协鸾和附庸干誉高衢古慤汉经厂荒芜卉翕检厉肩挑解冠解券即如铿镗空间站缆车阑遗两界会子俚笃裂眦鹿虻沦废年月甯封子诮难琪花欺滥青童神湫湄权御三班借职使弼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誓书铁券枢务台衮套间贴怪文虎章五花官诰险坂纤缟显异校理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