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年月的意思、年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年月的解释

1.年和月,泛指时间。
2.时代。
3.岁月;日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年月"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代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年"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月"为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组合后构成历法基础体系。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指出,该词在时间表述中具有明确的量化特征,如"三个年月""十载年月"等用法。

二、引申义项

  1. 时代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用法词典》收录其转喻用法,如"战争年月""改革年月",通过时间范畴折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属性。
  2. 经历范畴: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料库显示,在"艰苦年月""创业年月"等语境中,该词承载着个体或集体的生存体验,如《汉典》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消磨年月"的文学化表达。

三、语法特征 根据《汉语大词典》语法篇分析,该词呈现双重词性: • 名词性:作主语("年月流转")、宾语("追忆往昔年月") • 量词性:构成"数十个年月""半世纪年月"等复合量词结构

四、文化内涵 国家语委《中华语言文化库》特别指出,该词在诗词歌赋中常作为情感载体,如杜甫"岁月不待人"(《前出塞》)的哲学化表达,赋予时间以生命体验的厚度。

网络扩展解释

“年”和“月”是描述时间的基本单位,以下是它们的详细解释:


一、年

  1. 基本定义
    “年”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周期,即一个回归年。现代天文学测算其长度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公式:$$ T = 365.2422 text{天} $$)。

  2. 历法应用

    • 公历(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一闰,但能被100整除且不被400整除的年份例外)。
    • 农历(阴历):通过闰月调整与回归年的差异,如“三年一闰,五年两闰”。
  3. 文化与引申

    • 表示年龄(如“年满十八岁”);
    • 象征周期(如“学年”“财政年”);
    • 传统节日(如“春节”为农历新年)。

二、月

  1. 基本定义
    “月”最初指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朔望月),平均约29.53天(公式:$$ T = 29.530588 text{天} $$)。

  2. 历法应用

    • 公历:固定为12个月,每月28-31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 农历:月份长度29或30天,每年12或13个月(含闰月)。
  3. 文化与引申

    • 时间单位(如“月度计划”);
    • 文学意象(如“明月寄相思”);
    • 月份别称(如农历正月称“端月”,腊月称“嘉平月”)。

三、组合用法“年月”

若有进一步的具体问题(如历法计算规则),可提供更深入的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法白决拜路尘保育员步戏层纍臣虏带月披星跌蹏废物利用冯襄分铜耕种公明正大瑰壮菡萏衡宇狠透铁黄钱会值荐仍交戾祭丁鲸罟进时跼身橘树开春刊行来去无踪拉交情练究连翘燎照蠡测陵宫凌雨沦芜买荒牧曹欧洲美元飘飘然否臧潜踪齐醍曲胜瑞符润资杀才闪光神契适合收吏酸切袒膊叹慕天门维兮武步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