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誓书铁券的意思、誓书铁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誓书铁券的解释

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水浒传》第九回:“堂悬勑额金牌,家有誓书铁券。”《水浒传》第五二回:“我自有誓书铁券护身。”参见“ 誓券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誓书铁券”是中国古代君主颁发给功臣或重臣的一种特殊凭证,兼具奖赏与盟约性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又称“丹书铁券”或“铁契”,其名源于以丹砂书写于铁质契券上,是帝王与臣子之间信守承诺的凭证。它象征功臣享有特殊待遇,如免罪、免死等特权。

  2. 历史起源与形制
    始于汉代,外形如筒瓦,分为两半,君臣各执其一。铁券内容记载臣子的功绩及帝王承诺,以铁铸成、丹砂书写,并藏于金匮石室以示郑重。

  3. 功能与意义

    • 免死功能:俗称“免死牌”,持券者及其后代可凭此减免罪责。
    • 政治盟约:强化君臣关系,体现帝王对功臣的信任与笼络。
  4. 文学与历史记载
    在《水浒传》中多次提及,如柴进因持有誓书铁券而自信免受官府迫害,反映其在民间认知中的权威性。

  5. 演变与消亡
    明清时期仍沿用,但逐渐形式化。随着封建制度瓦解,铁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现存实物多为唐代以后遗存。

若需更深入的历史案例或实物细节,可参考权威史料或博物馆藏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誓书铁券》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发誓时作为保证的可信凭证。下面将对该成语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誓书铁券》的拆分部首为言(讠)和钅(釒)。 - 《誓书铁券》总共由12画组成。 来源: 《誓书铁券》出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两位好友,他们曾经并肩作战,但一次意外导致其中一人受伤。另一人为表现自己的忠诚和对友谊的承诺,将自己的誓言写在一块铁制的券据上,象征着铁一般的承诺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繁体字: 《誓书铁券》的繁体字为《誓書鐵券》。 古时候汉字写法: 《誓书铁券》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能会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保持一致,表示保证和忠诚的象征。 例句: - 他拿出了《誓书铁券》,向大家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坚定立场。 - 老板给每个员工都发了一张《誓书铁券》,作为对公司的忠诚和承诺。 组词: 《誓书铁券》与其他成语可以组成以下组词: - 信誓旦旦(形容信件非常坚决和真诚) - 信誓旦旦(形容信件非常坚决和真诚) - 拭目以待(形容等待结果) 近义词: 《誓书铁券》的近义词可能有: - 誓词保证(表示保证和承诺) - 坚定誓言(表示坚定的承诺) 反义词: 《誓书铁券》的反义词可能有: - 违背誓言(表示违背了承诺和誓言) - 言而不信(表示说了但不做,没有遵守承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