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良将的意思、良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良将的解释

能征善战的将领。《孙子·火攻》:“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史记·李斯列传》:“离其君臣之计, 秦王 乃使其良将随其后。” 宋 秦观 《高无悔跋尾》:“议者皆以二 高 料敌有古良将之风,惜乎詔使之不能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良将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才能出众、善于统兵作战的将领。该词由“良”(优秀、杰出)与“将”(军事统帅)复合而成,强调将领的卓越军事素养和领导才能。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核心内涵

  1. 基本定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优秀的将领”,特指具备智谋、勇略、治军能力的军事统帅。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进一步阐释:“‘良’表精善,‘将’为统帅。合指德才兼备,能安邦定国之将才”。

  2. 深层特质

    • 智谋:善用兵法策略,如《孙子兵法》所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居首位。
    • 勇毅: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如《史记》载“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治军:纪律严明且体恤士卒,如《吴子·治兵》强调“以治为胜”。

二、历史文献中的经典用例

  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凸显良将需兼具战功(破齐、拒秦)与忠勇(负荆请罪)。

  2.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评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体现良将的胆识与临机决断力。

  3. 《汉书·李广传》

    “广居右北平,匈奴号曰‘汉之飞将军’”,反映良将的威名与震慑力。


三、文化语境中的延伸意义

良将不仅需军事才能,更需家国情怀与道德操守:


权威参考来源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修订版.
  3.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华书局,2006.
  4.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59.
  5. 陈寿《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华书局,1982.

网络扩展解释

“良将”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代能征善战、善于治军的优秀将领。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例证

  1. 《孙子·火攻》提到:“明主慎之,良将警之”,说明良将在国家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2.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派遣良将执行战略,体现其决策中的重要性。
  3. 《战国策·秦策》以“桀听谗而诛其良将”为例,反衬良将对政权稳固的价值。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网络补充释义

部分现代解释扩展为“在某一领域表现卓越的领导者”,但此用法非传统核心含义。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历史人物或语境案例,可参考《孙子兵法》《史记》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摆枱保得住备位柸治本乡本土菠菜当原儿皇帝分直富儿符竹黑种人浣纱石壶蠭回阑鹄侍奬杯江雪桨叶背嘉士接茬洎乎及笄年华警伯精简机构鯨濤进退存亡空降括搭零工鸾阶旅馆马铃蒙瞢民间艺术南野宁便陪客评订平简破叶箭秋季崎崄阙尔宂琐揉磨上陈哨探恃才放旷时陋施人失抎俗调隧正素旄塌膘亡卒慰恤乌焰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