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朝的意思、外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朝的解释

(1). 周 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礼记·文王世子》:“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 郑玄 注:“外朝,路寝门之外庭。” 孙希旦 集解:“愚谓外朝,治朝也。”《国语·鲁语下》:“天子及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内朝;自卿以下,合官职於外朝,合家事於内朝。” 韦昭 注:“言与百官考合民事於外朝也。”参见“ 内朝 ”。

(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列子·仲尼》:“﹝ 尧 ﹞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汉书·刘辅传》“於是中朝左将军 辛庆忌 ……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南朝 梁 沉约 《立内职诏》:“在 宋 太始 ,位置繁冗,遂设九品,且拟外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其后九卿用事,丞相取充位,给事謁者为左右私人,而丞相为外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朝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指君主处理政务时,位于宫门之外、面向群臣的朝会场所或仪式空间。其具体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核心定义与空间定位

根据《周礼·秋官·朝士》记载,外朝位于库门之外、皋门之内,是天子或诸侯定期会见百官、处理公共事务的正式场所。与君主日常起居的“内朝”(又称“燕朝”)形成空间区隔,体现“前朝后寝”的宫室布局原则。

二、政治功能与仪式属性

  1. 议事决策:外朝是颁布政令、审理重大案件(如“三刺”制度中的公开审讯)及接受万民上书之所,如《礼记·文王世子》载“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
  2. 等级象征:通过“朝士”官员(见《周礼》)管理席位方位,以“三槐九棘”标识公卿大夫爵秩,强化礼制秩序。
  3. 典礼空间:用于举行即位大典、献俘仪式等国家典礼,如《尚书·顾命》记载周康王于外朝接受诸侯朝觐。

三、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

自周代确立后,外朝制度贯穿秦汉至明清。汉代改称“廷”,发展出“前殿听政”模式;唐代于宫城承天门设外朝,宋代移至文德殿;明清时期以午门至天安门区域为外朝核心,延续“天子五门三朝”的礼制传统(参考《明会典·宫室制度》)。

权威参考文献:

  1. 《周礼·秋官·朝士》(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礼记·文王世子》(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本)
  3. 孙诒让《周礼正义》(“外朝”职官考释卷)
  4.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宫城布局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外朝”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因历史时期不同而有所演变,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周代的外朝制度

外朝是周代天子与诸侯处理政务的场所,与“内朝”相对。根据《周礼》等文献记载:


二、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汉代发展出“中朝(内朝)”与“外朝”并行的体系:


三、其他朝代的应用


“外朝”一词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内涵,但核心均指向公开处理政务的场所或官僚体系,与内朝/中朝形成权力制衡。需结合具体时代背景理解其职能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八卦板墙倍欲蚕矢大关谠臣达御顶趾多敢耳目風灣風走赶得及贡行句萌寡命胍肫诡计多端孤论汉语大词典缓火蒹葭倚玉树蹇落荐辟激忿填膺经纬度金酒禁语开小会磕睡虫联蝉联袂流弊留饮礼宪垄种羊慢来没字梦境妙瞬浓缩女飐偏奇品例撒科打诨三野山水相连收禽授梓霜鵶随世沈浮狧穅及米谈宴铜绣伪命无然呜呜仙书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