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镮凿的意思、镮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镮凿的解释

魏 晋 南北朝 时期一种劣质小铜钱。将古钱(大钱)加以剪凿而成。《魏书·食货志》:“谨寻不行之钱,律有明式,指谓鸡眼、鐶凿,更无餘禁。”《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鐶凿云者,谓凿好以取铜,仅存其肉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镮凿”(huán záo)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劣质小铜钱,主要通过剪凿古钱(大钱)制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背景
    镮凿指将旧有的大铜钱剪凿后形成的薄小劣质钱币。这种钱币因质量低劣、轻薄,常与“鸡眼钱”等并列为当时官方禁止流通的货币类型(《魏书·食货志》记载:“指谓鸡眼、环凿,更无馀禁”)。

  2. 制作方式
    工匠将完整的大钱(如汉代五铢钱)外缘剪凿,取铜另铸新钱,导致原钱仅剩中心薄片,形制不规整,重量和成色均严重不足。

  3. 历史影响
    此类私铸钱币泛滥导致货币体系混乱,加剧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动荡。官方多次颁布禁令,但收效甚微。

  4. 相关文献
    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解释:“鐶凿云者,谓凿好以取铜,仅存其肉也”,即通过凿取铜材后,钱币仅剩残损部分。

注:需注意“镮凿”与“枘凿”(ruì záo,指榫头与卯眼不合,比喻矛盾)的区别。

网络扩展解释二

镮凿的意思

《镮凿》是一个汉字词组,表示用凿子刻镶玉石或金属器物。它可以用来形容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也可指代手工技术的操作。

镮凿的部首和笔画

镮凿的部首是金,由其衍生的字有许多与金属相关的词汇。镮凿共有13个笔画。

镮凿的来源

《镮凿》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成书于东汉末年。这本书是由许慎编纂,对汉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类。镮凿是其中一个被收录的汉字。

镮凿的繁体

镮凿的繁体字为鐶鑿。

镮凿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的《说文解字》记载,镮凿的古字形是“鐶凿”。其中,“鐶”与现代的“镮”相同,“凿”则与现代的“凿”相同,只是结构稍有不同。

镮凿的例句

1. 他用镮凿精心雕刻了一块美丽的玉石。

2. 这件工艺品经过镮凿之后,变得更加精致。

镮凿的组词

1. 镮凿技艺

2. 镮凿刻印

3. 镮凿工具

镮凿的近义词

1. 刻雕

2. 雕刻

3. 雕琢

镮凿的反义词

1. 素净

2. 朴实

3. 未经雕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