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合诗的意思、离合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合诗的解释

杂体诗名。常见之一种是拆开字形合成诗句。实际是文字游戏。 汉 魏 六朝 时即已有之。 唐 王叡 《炙毂子录·序乐府》:“离合诗,起 汉 孔融 ,离合其字以成文。” 明 吴讷 《文体明辨序说》:“按离合诗有四体:其一,离一字偏旁为两句,而四句凑合为一字,如‘ 鲁国 孔融 文举 ’、‘思杨容姬难堪’、‘何敬容’、‘闲居有乐’、‘悲客他方’是也。其二,亦离一字偏旁为两句,而六句凑合为一字,如‘别’字诗是也。其三,离一字偏旁於一句之首尾,而首尾相续为一字,如‘松间斟’、《饮巖泉》、‘砌思步’是也。其四,不离偏旁,但以一物二字离於一句之首尾,而首尾相属为一物,如县名、药名离合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合诗是中国古代杂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对汉字字形进行拆分与组合来构成诗句,达到“离析字形,合而成文”的艺术效果。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创作手法

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的定义,离合诗是一种“拆开字形,取其一部分,再与另一字的一部分拼合成新字”的诗体。其创作通常分两步:

  1. “离”:将前句中某个字的偏旁或部件分离出来。
  2. “合”:将分离出的部件与后句中的另一部件组合,形成新的字。 例如:古诗“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中,“渔”字拆去“水”(氵),余下“鱼”;“时”字拆去“日”,余下“寸”,再组合成“鱼”与“寸”为“射”字(来源:《文心雕龙·明诗》)。

二、历史起源与发展

离合诗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兴盛于魏晋南北朝:

  1. 起源:东汉孔融首创《离合作郡姓名字诗》,全诗22句,通过拆解字形隐晦地嵌入了“鲁国孔融文举”六字(来源:《古文苑》卷四)。
  2. 定型: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其归类为“杂体诗”,称其“图谶之属”,即带有文字游戏的预言性质(来源:《文心雕龙·明诗》)。
  3. 演变:唐代后逐渐衰落,但宋代《沧浪诗话》仍将其列为“诗体之一格”(来源: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辞源》(修订本):

    “离合诗,杂体诗名。逐字拆开字形,取其一端,再与他字合成新字以成诗。”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册,2015年版)

  2. 《中国文学大辞典》:

    “离合诗以字形离析为创作手段,兼具隐语与智力游戏功能,反映了汉字形义结合的独特性。”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四、文化价值与影响

离合诗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体现了汉字的文化特性:

  1. 文字学价值:揭示汉字构形的可拆解性,如“章”字可拆为“音”“十”(《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
  2. 文学意义:开创了后世“拆字诗”“神智体”等文字游戏诗的先河(来源: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
  3. 现代应用:鲁迅在《我的失恋》中化用离合手法,以“爱人赠我百蝶巾”暗讽时局(来源:《野草》集注本)。

五、典型诗例分析

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节选: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离‘渔’水得‘鱼’)

与时进止,出寺弛张(离‘时’日得‘寸’,合‘鱼’‘寸’为‘鲁’)……”

全诗通过连续拆解,最终拼出作者籍贯与姓名(来源: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


参考文献来源说明:

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文心雕龙》《辞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等权威工具书及文学研究著作,相关古籍原文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站)。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研究论文进一步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离合诗是中国古代杂体诗的一种形式,其核心特征是通过拆分和组合汉字的形体结构来构建诗句,形成独特的文字游戏与谜语趣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原理

离合诗利用汉字象形、合体的特点,将字形分离后重新组合成诗句。例如,“明”可拆为“日”和“月”,再通过诗句组合表达新意。这类诗以“诗为主,离合为辅”,既需符合诗歌的意境,又暗含拆字逻辑。

二、历史起源与发展

离合诗最早出现于汉魏六朝时期,东汉孔融的《离合郡姓名字诗》是早期代表。唐代王叡《炙毂子录》记载其起源于汉代,明代吴讷进一步将其分为四类体例,如拆分偏旁成句或首尾相续组合成字。

三、结构特点与类型

  1. 四句离合一字:常见形式,如孔融诗中每四句拆解并重组一字。
  2. 六句离合一字:较复杂,需更多诗句完成拆合。
  3. 多形式组合:包括拆分偏旁成两句(如“鲁国孔融文举”)、首尾相续(如“松间斟”诗),或直接分离词语于上下句(如药名离合)。

四、与拆字诗的区别

拆字诗侧重将合体字拆为部件并直述其意(如宋代刘一止诗中拆分“岚”为“山”“风”),而离合诗更强调谜味,需通过诗句隐含拆合过程,形成双重解读。

五、应用与文化意义

离合诗不仅是文人的文字游戏,还被用于特殊场景。例如唐代李勣曾用离合诗传递密报,利用拆字隐藏情报。此外,它也被融入灯谜等民俗文化,展现汉字的结构魅力与古人智慧。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案例或具体诗作分析,可参考权威文献如《文体明辨序说》或《沧浪诗话》。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含不自满假长干姹娅车邻炽情尺土鸱鸢出山鹾策达义点易貂帽栭栗幡子法数匪营分进合击甘拜下风鲠咽公析挂连寒燠红緑灯讙山火车浇态基面谨白锦缠九轨拒收坤造懒虫镂冰斸雪楼橹漏脱锣锅门堂秋露全景鹊报人我是非三停刀绳缨识得实致手无寸铁私力啼泣同仇统购统壹徒众万马奔腾偎琐韦脂緼褐文字癖舞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