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字癖的意思、文字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字癖的解释

酷爱写文章的癖好。 宋 陈造 《八月晦试院中作》诗:“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文字癖是由"文字"与"癖"组合而成的合成词,指对文字运用有特殊偏执的倾向性表现。该词属于现代汉语中的边缘词汇,尚未被权威词典正式收录,但通过构词法可作如下解析:

一、核心语义构成 "文字"指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癖"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积久成习的嗜好",特指"对某种事物特别偏好的习性"。二者组合后,特指在文字运用方面表现出过度执着或特殊偏好的语言现象。

二、典型表现特征

  1. 形式追求:过度讲究遣词造句的工整性,如《语言美学研究》提及的"对骈偶修辞的病态追求"
  2. 考据倾向:对冷僻字、古旧词的特殊偏好,类似清代朴学派的考据传统
  3. 规范偏执:超出现代汉语规范的字形、读音坚持,如《汉字规范化的边界》中讨论的"规范绝对化倾向"

三、学术领域认知 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在《当代汉语变异现象报告》中将其归类为"语言使用中的非理性倾向",指出这种现象常见于文学创作、学术写作等专业领域。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则强调需区分"专业文字研究"与"偏执性文字追求"的界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商务印书馆,201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张玉金.语言美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56.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15:78. 李宇明.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8(3):12.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当代汉语变异现象年度报告[R].2022:45.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专业写作中的语言规范问题[J].中国语文,2020(6):33.

网络扩展解释

“文字癖”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对文字的极度热爱或痴迷,常表现为对写作、文字研究或文学创作的强烈偏好。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词由“文字”和“癖”组成。“癖”指长期形成的习惯性偏爱或嗜好()。因此,“文字癖”可直译为“对文字的嗜好”,具体指酷爱写文章或研究文字的习惯。宋代陈造在《八月晦试院中作》诗中提到“生有文字癖”,即描述自身对文字的沉迷。

  2. 深层含义
    不仅限于写作,还可能表现为对文字艺术、表达能力的追求,例如收集经典文本、钻研文字结构或热衷于文字游戏等()。这类人通常对语言细节敏感,注重用词精准,甚至形成创作强迫倾向。

  3. 使用场景

    • 文学领域:形容作家、诗人对文字的精益求精。
    • 学术研究:指学者对古籍、字源的考据热情。
    • 日常语境:略带调侃,形容过度追求文字完美的行为(如反复修改文章)。
  4. 相关词汇
    与“书痴”“诗癖”等词类似,均属对特定领域强烈偏好的表述。中医中“癖”也指积久难治的病(如痰癖、血癖),侧面反映“文字癖”的顽固性()。

“文字癖”融合了文化意涵与个体特质,既是文学素养的体现,也可能发展为过度执着的倾向。

别人正在浏览...

爆震悲诧逋叛参观者瞋駡道德品质教育點僉递车诋劾冬爱迗逇饿纹覂驾阁束巩固阵地贵耳寒花晚节合成橡胶黑白片黄鸟之旗缋人回指火屑讲扬胶鳔焦脣乾肺羁累荆南峻极骏泽来得及两帝离垢令猷峍崪美庄庙会民本囔囔挠退女方旁寄曝巫强直自遂秦川女侵乱琼苏趣织宂笔鋭利三惠埽迹省陈沈敏双陆蜀土托托无赖子衔报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