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共同赴敌;对敌人表示共同的愤慨。《诗·秦风·无衣》:“脩我戈矛,与子同仇。”《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初, 鲁肃 尝劝 孙权 以 曹操 尚存,宜且抚辑 关羽 ,与之同仇,不可失也。”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吾义不与贼俱生,孰能与我同仇者乎?” *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审问毕,回至看守所,五同志齐唱《国际歌》,以赋同仇,直影响了全所。”
(2).指共同赴敌者。 * 《出太行》诗:“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同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现多用于描述集体对敌的团结精神,例如:“面对危机,民众同仇敌忾。”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同仇是一个成语,意为同仇敌忾,即共同愤慨和仇恨敌人。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或不公时,团结在一起,共同抗争。
同仇的拆分部首是口和人,其中口为并列关系。对应的笔画为6画。
同仇最早见于《仪礼·曲礼下礼》:“亲者武,而朋友同仇。”后来这个词流行于民间,并被广泛使用。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中,同仇的写法和现代一样。这说明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大变化。
1. 在这次危机面前,大家同仇敌忾,齐心协力。
2. 他们在困境中找到了共同的目标,同仇敌忾起来。
同仇并敌、同仇敌忾、同仇敌慨
同仇敌忾的近义词包括同仇敌慨、并肩作战、互相团结等。
同仇敌忾的反义词包括一言不合、分崩离析、各各为政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