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锣锅的意思、锣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锣锅的解释

军中用具。锅、锣两用:白天烧饭,晚间报更。《三国演义》第五十回:“马上有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乾处埋锅造饭。” 陈衍 《元诗纪事·杨允孚》:“皮囊乳酒锣锅肉,奴视山阴对角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锣锅是中国古代一种兼具炊具与乐器功能的铜制器具,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基本定义

锣锅指以铜制成的圆底宽边炊具,形似铜锣与锅的结合体。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其名源于“形如铜锣之锅”,多用于行军或野外炊事,可悬挂加热食物,敲击时亦能发声示警或传递信号。

二、功能特性

  1. 炊具用途:圆底设计便于均匀受热,宽边方便悬挂于支架上,是古代军队、商旅常用的便携式煮食工具。
  2. 乐器功能:因材质为铜,敲击锅体可发出类似锣的声响,紧急时用于通讯联络,属“一物双用”的典型设计。

三、历史演变

明代《武备志》记载其为军营标配器具,清代《清会典》进一步明确其形制:“径一尺二寸,深三寸,附铁环三”。至近代,因金属炊具普及,锣锅逐渐被专用锅具取代,功能分化后退出日常使用。

四、现代认知

现代汉语中,“锣锅”已成为历史词汇,仅存于文献及方言残留。如西南部分地区仍称宽边铜锅为“锣锅”,但实际器物已罕见。其文化意义多见于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行军场景)及民俗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锣锅"词条
  2. 《中国古代器物词典》(中华书局)炊具类目

网络扩展解释

“锣锅”是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一种多功能器具,具有以下特点:

词义解释

历史应用

注意区分 需与方言词“罗锅”(指驼背)区分,后者与“锣锅”仅发音相同,含义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白物暴繇北海备职傧尸必然毖涌簿书蚕织昌化石长围剗弃差徭迟数处实词林鵰翎箭断霓恶子反对概念凤枭同巢奋荣橄榄绿色梗化官用孤怀海底山脉害寇黄水疮焦盆景旦惊楞酒吏羁绁决无居诸可感跨刀霩清乐欢緑葵芒消谩语门铃穆肃平富皮硝妊娠山陆射界十字军东侵伺望随葫芦打汤陶奬梯径铜瑁土库瞎掰相疑小斧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