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语。香洁庄严。《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楞严经》卷五:“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宋 黄庭坚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之一:“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徧参。”
“香严”是佛教术语,指香洁庄严的境界或称号,常见于佛经典籍及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该词由“香”(象征清净、芬芳)与“严”(庄严、肃穆)组成,整体指通过香气达到的庄严修行境界。佛教认为香气能净化身心,故以“香严”形容修行者因香而证悟的清净状态。
经典出处
文学应用
宋代黄庭坚在诗中引用“香严本寂”,将佛教概念融入诗意,表达对禅理的体悟。
“香严”既指佛教修行中的香洁庄严境界,也用作修行者的称号,体现了香气在佛教修持中的象征意义。其内涵融合了宗教修行与文学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香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读作xiāng yán。它的意思是十分严肃而庄重,极其庄重和恭敬。
《香严》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香"字的部首是⺝,共11个笔画;"严"字的部首是一丨,共4个笔画。
《香严》一词来源于佛教,原指对佛、法、僧极其恭敬敬仰的意思。繁体字为「香嚴」。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以「香严」为例,古代写法中的「香」字以辶(表示清香的象形)加「乡」形声旁组成;「严」字则是以两个「丨」形声旁构成。
1. 他站在法座前,仪态端庄,神情香严。
2. 求学者们在老师面前表现得恭敬而香严。
香严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如:香严庄重、香严可敬。
近义词:庄重、恭敬、严肃。
反义词:轻狂、不敬、随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