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橡胶树的意思、橡胶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橡胶树的解释

常绿乔木,枝细长,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白色,有香气,结蒴果,球形。原产 巴西 ,现热带地区多有种植。是最主要的产橡胶的树种。 杨朔 《宝石》:“岛子上漫山漫野是一片 印度洋 也似的绿色,尽是茶园、咖啡园、椰子林、橡胶树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橡胶树(学名:Hevea brasiliensis),在汉语词典中通常指大戟科的一种常绿乔木,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植物。其核心特征与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植物学定义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树高可达20-30米。树干富含白色乳状汁液(乳胶),经割胶收集后可加工成天然橡胶。叶片为三小叶复叶,小叶呈椭圆状披针形,花序为圆锥状,果实为蒴果。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植物志》

  2. 经济价值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橡胶经济作物,其胶乳可制成弹性强、耐磨损的天然橡胶,广泛应用于轮胎、医疗器械、工业制品等领域。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为全球主产区。

    来源:《辞海》(第七版)、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报告


二、词源与别称


三、生态与栽培

橡胶树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需年降水量2000mm以上。人工种植需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生长周期约6-7年方可割胶,经济寿命约30年。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物手册


四、文化延伸

在东南亚种植区,橡胶树象征经济支柱,其割胶技艺被列为部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马来西亚文化遗产保护局文献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年度报告
  5.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热带作物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橡胶树学名Hevea brasiliensis,属于大戟科橡胶树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巴西亚马孙雨林,现广泛种植于亚洲热带地区,如中国海南、云南等地。

二、别称来源

印第安语称其为“cao-tchu”,意为“流泪的树”,指割胶时白色乳状汁液从树干切口流出的现象。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工业橡胶的核心原料,尤其在汽车轮胎制造中作用显著。

三、形态特征

  1. 植株:野生植株最高可达60米,栽培树通常约30米;
  2. 叶片:掌状复叶由3片椭圆形小叶组成,叶柄顶端有腺体;
  3. 汁液:树皮富含乳白色胶乳,可通过切口采集;
  4. 生长周期:以42天为周期循环生长、落叶、再生。

四、经济价值

橡胶树的经济寿命长达30-40年,其胶乳经加工可制成天然橡胶,广泛用于工业领域;木材(橡胶木)也可用于家具、纸浆等。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来源网页(如、3、4、5、6等)的详细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八音别字逼法比轮彬彪采绘惭懅棰殴翠烟促急觕朴打踅得失相半诋嫚东封西款尔诈我虞法定人数泛流烦恼身蜂箱桂蠧海蜇寒釭秏尽恨海交态金莲花炬俊楚刻手科员旷古一人款语温言劳苦功高雷呴怜愍柳亸花娇轮路锚泊地没治名讳靡膴牧包目面谸谸啓悟取煖仁人宂政入眼删窜上陵下替市德手牓陶竈通仙頽坼讬色瓮中之鳖霞觞谢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