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toilsome service and with distinctive merits; have worked hard and achived great things] 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谓勤劳辛苦,立下大功。《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説,欲诛有功之人。”《清史稿·阿济格传》:“王及行间将士驰驱跋涉,悬崖峻岭,深江大河,万有餘里,劳苦功高。” 田汉 《卢沟桥》第二幕:“你们替祖国守住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据点,真是劳苦功高。”
“劳苦功高”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指付出了极大的辛劳,立下显著的功劳。常用于形容人经历艰辛努力后取得重大成就,多含褒义和赞颂之意,如对功臣、团队或长辈的肯定。
源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典故背景:楚汉相争时,刘邦攻占咸阳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欲除之。刘邦的谋士张良通过项伯(项羽叔父)周旋,刘邦在宴会上以谦卑态度表示:“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以此缓和矛盾。成语由此引申为对辛劳与功绩的强调。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例句,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文学作品中相关引用。
劳苦功高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经过辛勤劳动或付出较大努力而得到的成果或成就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劳 - 部首为力,共5画
苦 - 部首为艹,共8画
功 - 部首为力,共8画
来源:
劳苦功高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典籍《文子·弊学》中,意指通过辛勤劳动和勤奋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后来,这个成语广为流传并被广泛应用。
繁体字:
勞苦功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劳 - 䇂
苦 - 苦、
功 - 功、巩、攻
例句:
他是一个劳苦功高的农民,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实现了农田的丰收。
组词:
劳苦 - 指辛勤劳动、辛苦
劳苦功大 - 指辛勤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或成就很大
近义词:
劳动成果、劳动果实、辛苦成就
反义词:
不劳而获、轻松得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