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寄生在桂树上的一种虫。
2.喻只知食禄的官吏。
“桂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含义
指寄生在桂树上的一种蛀虫()。
比喻含义
引申为“只知食禄却不作为的官吏”,借蛀虫侵蚀树木的特性,讽刺官员尸位素餐、贪图俸禄却无实际贡献()。
由于搜索结果中相关网页的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等专业辞书以获取更准确的释义和典故来源。
桂蠧(guì l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第一个字“桂”指的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又名月桂,是中药和烹饪中常用的香料。第二个字“蠧”指的是蚕蛾或飞蛾。因此,“桂蠧”可以理解为指代一种生活在桂树上的蚕蛾或飞蛾的昆虫。
按照汉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将桂蠧拆分为:“木”(部首)+ “彳”(部首)+ “虍”(部首)+ “蚤”(部首)+ “卄”(部首)共12画。
《桂蠧》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马·府史》一书中,用于描述桂树上的有害昆虫。在繁体字中,桂蠧的写法为「桂蠹」。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桂蠧的表示形式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然而,由于古代史料的有限性,无法确切了解古时候桂蠧的具体汉字写法。
1. 在桂树上发现了一只桂蠧。
2. 这个地区的农民经常为了防治桂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组词:桂树、桂花、蚕蛾、飞蛾等。
近义词:桂蛾、桂树害虫。
反义词:洁净、干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