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乌台客的意思、乌台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乌台客的解释

指在御史台供职者。 唐 岑参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诗:“为报乌臺客,须怜白髮催。”参见“ 乌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乌台客"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在御史台任职的官员,尤以宋代为典型。以下从词源、历史背景和文学意象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1. "乌台"的由来

    "乌台"是宋代御史台的别称,源于汉代典故。《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府中有柏树,常有数千乌鸦栖息其上,故称"御史府"为"乌府"或"乌台" 。宋代沿袭此称,苏轼《次韵答钱穆父》诗"乌台诗案"即指其因诗作被御史台弹劾之事 。

  2. "客"的指代

    "客"在此处指任职于某机构之人,如"幕客"(幕僚)、"台客"(御史台官员)。"乌台客"即御史台的官吏,职责为监察百官、弹劾不法 。


二、历史背景与职能

宋代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分台院、殿院、察院三院,长官为御史中丞。"乌台客"作为监察官,地位特殊:


三、文学意象与文化影响

"乌台客"在诗词中常承载两种意象:

  1. 刚正不阿的执法者

    如梅尧臣《送阎中孚郎中》赞其"乌台铁冠面如漆",喻其威严刚直 。

  2. 政治漩涡的卷入者

    苏轼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后世文人常以"乌台客"暗喻官场风险,如清代赵翼诗"乌台旧案铁同坚" 。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乌台,即御史台……乌台客指御史台官员。"(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

  2. 《宋史·职官志》

    载:"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印证其监察职能 。

  3. 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自述"乌台诗案"经历:"顷在御史狱,中执囚禁",反映"乌台客"的审判权 。


结论

"乌台客"是宋代御史台官员的雅称,融合了历史职官制度(监察职能)、自然象征(乌鸦栖柏)与文学隐喻(刚直与风险)。其释义需结合典章制度与文学语境,方能全面把握其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1. 《汉书·朱博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苏轼文集(中华书局《苏轼全集校注》)
  3. 梅尧臣《宛陵集》(《四部丛刊》影印本)
  4.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乌台客”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在御史台任职的官员。该词源自唐代文献,如岑参《西亭送蒋侍御还京》中的诗句“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羊士谔《和窦吏部雪中寓直》中亦有“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的表述。

二、词源解析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唐代诗文,体现对御史台官员的雅称或代指,例如明代薛瑄诗句“岁寒惟有乌台客,共保芳根近画堂”,亦延续了这一用法。

四、注意特殊解释

需注意个别现代词典(如)将“乌台客”引申为“不擅长某项技能的人”,但此释义缺乏古籍文献支持,可能是误读或方言衍生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辨析。

建议在古籍研究中采用御史台官员的释义,若遇现代语境使用需进一步考据具体语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珍玉食不更事絺素崇丘穿窆出赐捶胸跌脚纯备灯窗點黛點交点穴刁刁凋槁返来复去蜂蜡分燠嘘寒凫浴干封干挠櫜弓卧鼓庚白工绮广庭大众观音兜故纸堆鹤书华鄂节徽积厚流广景焕巨鹿欬唾坑壍蜡液牤牛明告爬山偏乡僻壤剽怸平生皮箧普陀山桥墩棋会秋料揉摩三青团神色自若筮问衰懦疏瀹竦杰诉毁宛折尾生抱柱怃然咸风蛋雨邂逅心腹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