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吴回的意思、吴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吴回的解释

传说中的人名。即 祝融 。一说 祝融 之弟, 帝喾 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 吴回 ,奇左,是无右臂。” 郭璞 注:“ 吴回 , 祝融 弟,亦为火正也。”《吕氏春秋·孟夏》“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前驱 吴回 后炎星,絳旂丹轂朱冠裳。” 章炳麟 《訄书·尊史》:“ 老童 之子,实曰 吴回 ,斯 祝融 矣。”参阅《史记·楚世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吴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神祇,其释义可从以下几个权威角度进行阐释:

一、基本释义

吴回是上古传说中的火神与夏官祝融的别称。在神话谱系中,其身份存在两种主流记载:

  1. 炎帝后裔说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吴回)", 表明其为黄帝后裔。而《大戴礼记·帝系》则记载:"颛顼产老童,老童产重黎及吴回", 将其纳入楚先祖体系。

  2. 司职火正

    《国语·郑语》称:"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其功大矣", 后世多将吴回与其兄重黎并称,视为执掌火事的神官。

二、文献考辨

  1. 名号演变

    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明确:"吴回,火神也", 而《吕氏春秋·孟夏纪》高诱注则提出:"吴回曰回禄", 揭示其与火灾神"回禄"的关联。

  2. 神格分化

    清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考证:"祝融本名重黎,吴回代其职,故亦号祝融", 说明因重黎诛共工不力被诛后,吴回继承火正神职,导致神名混淆。

三、文化意涵

  1. 楚族始祖

    据《史记·楚世家》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 明确吴回作为楚王室直系先祖的地位。

  2. 秋神象征

    《礼记·月令》郑玄注:"祝融,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火官", 结合五行学说,火神职司亦关联秋季肃杀之气,故《淮南子·时则训》称:"西方之极,少皞、蓐收所司者", 虽未直指吴回,但火神体系与季节更替存在文化关联。

四、学术争议

现代神话学家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指出:"吴回即祝融之说虽通行,然《大荒西经》明言'祝融'为颛顼孙,'吴回'为颛顼曾孙,二者当非一人", 揭示古籍记载的矛盾性,建议研究者需结合出土文献辩证分析。


参考文献

  1. 袁珂《山海经校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
  3.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
  4.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
  5.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
  6.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8.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
  9.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网络扩展解释

吴回的含义可从神话传说和姓氏起源两个维度解释,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如下:

一、神话人物 吴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火神,身份存在两种说法:

  1. 即祝融本尊,担任帝喾时期的火正官(掌管火事);
  2. 祝融之弟,因兄长被帝喾所杀而继任火正,死后被尊为火神。据《山海经》记载,其形象为“奇左,是无右臂”的独臂人。

二、姓氏起源 源于上古部族首领,属于以先祖名为氏: • 吴回是颛顼曾孙、老童之子,因迁居吴山(今浙江杭州)得名,其部族以驺虞兽为图腾; • 担任火正后统称祝融,后代分化为吴、回两姓。

三、其他关联 现代语境中,吴回也指香港已故粤语片导演(1912-1996),代表作包括《百子千孙》等。

注:关于火神身份,不同典籍存在祝融与吴回是否为同一人物的争议,可结合《史记·楚世家》《吕氏春秋》等文献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沧桑觇睹陈规辰旒创艾雏稚鏦金戛玉大辩论道院诋骂定质敌耦东坡七集風媧覆尸棍虎古铁航迹寒鸿贺厦后知歡尝宦游子浑厚江防夹助京朝经手旷日引月劳成蜡焰利己损人陵蹈摩托内务部牛蒡跑题贫妇迁谪奇幻七术栖遟驱遣任土作贡荣声睿感如鱼得水靸袋烧钱烈纸折愧神智体射圃失风室隅泰岱天才同县温顺五明现钟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