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el just like fish in water;be in one's element] 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也比喻有所依靠
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三国演义》
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解之曰:‘孤之有 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后多以“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适合的环境。 宋 王禹偁 《杜伏威传赞》:“初据 江东 ,为英为雄,如虎啸风。终归帝里,为臣为子,如鱼得水。” 明 高启 《鞠歌行》:“物有合,势必从,如鱼得水云与龙。”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
“如鱼得水”是一个汉语成语,详细解释如下:
比喻得到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处于非常适合自身发展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才能,感到自在和顺畅。该成语强调环境与个体的高度契合,也暗含“有所依靠”之意。
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曾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表达对诸葛亮的倚重,形容双方关系如同鱼与水般密不可分。后逐渐演变为通用成语。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细节,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
《如鱼得水》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处于自己善于的环境或境遇中,感到自在舒适,如同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一样。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词源:
《如鱼得水》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庄子》。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的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庄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条梁上独钓的渔翁,他看到一条大鱼跳入水中,感叹道:“鱼得水而无所往,是安所得之乐也。”从此,这个词就成为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适宜的环境中,无虞无忧的状态。
繁体:如魚得水
古时候汉字写法:如魚得水
例句:
1. 在老师面前,他总是自如自得,如鱼得水般游刃有余。
2. 刚来这个公司不久,我就感到自己像鱼儿在水里一样如鱼得水。
组词:如胶似漆、得意洋洋、水到渠成
近义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如自在
反义词:如履薄冰、步履维艰、不得劲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