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变古易俗的意思、变古易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变古易俗的解释

犹变古易常。《楚辞·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变古易俗

指改变古代的传统和习俗,多用于描述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的重大变革。该成语强调对旧有传统的颠覆性革新,常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含义。


详细释义

  1. 核心语义

    • 变古:变革古制或传统。
    • 易俗:改变风俗习惯。

      合指通过革新打破陈规旧俗,如《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即“变古易俗”以强兵富国 。

  2. 语源与典籍例证

    • 源自《礼记·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后演化为“变古易俗”,强调更彻底的革新。
    • 《文心雕龙·时序》以“变古易俗”描述时代思潮的转变,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周礼的颠覆 。
  3. 近义辨析

    • 移风易俗:侧重渐进改良(如推广新礼仪)。
    • 变古易俗:强调根本性变革(如制度重建),如王安石变法对科举、税制的改革 。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8卷,页601。
  2. 《古代汉语成语词典》(中华书局,2015)页127。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页89。

网络扩展解释

“变古易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变古易俗(拼音:biàn gǔ yì sú)指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强调对旧有制度或社会习惯的革新。部分解释进一步扩展为“使陈旧的风俗习惯变得时尚、新颖”。


二、出处与结构

  1. 来源
    最早见于《楚辞·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2. 结构
    成语为联合式结构,由“变古”(改变旧制)和“易俗”(革新习俗)两部分组成。

三、用法与特点


四、应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历史变革、政策革新或文化转型,例如:

“商鞅变法通过变古易俗,推动了秦国社会制度的全面革新。”


该成语核心含义是打破旧制、革新习俗,既有对传统的批判性,也包含推动社会进步的意图。需注意其与“移风易俗”的细微差异:前者更侧重制度性变革,后者多指风俗习惯的改良。

别人正在浏览...

艾衣安足謷牙诘屈班虎薄海布牌部帐漕水充壮珰子弹丝品竹惇物堕嬾蛾度虵行風飈富翁干咎高擡明镜緪瑟公宇咕容豪放浑人活字印刷江上剑龙嘉则旌引旧职即早机知克薄揽货老退居泪晕里宰盲云杻械培训班千万秋孰啓衅铄铄硕望输效飕飂堂子天理昭昭题亲逖听远闻豚犊脱乱亡羊无从置喙五炁娴靜详请小舍人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