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风俗。《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郑玄 注:“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畴昔五马来 江 东,停麾问俗何雍雍。”
“问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问俗”指访问或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强调通过主动询问来探究社会风尚、人情世态。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异域文化的尊重与生活智慧的积累。
与“入国问俗”成语关联,后者强调进入新环境时主动了解习俗的重要性。此外,“俗”字本身指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如“风俗”“习俗”),进一步佐证“问俗”的文化内涵。
通过综合典籍、词典及文学用例,可见“问俗”既是具体行为,也蕴含尊重差异、融入环境的深层智慧。
问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询问世俗,即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和思想状况。
问俗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白”,总共有13个笔画。
问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豫州记》中,原文为“会稽王仁才,咸有训俗,故称'问俗'。”意指会稽王仁才非常注重教化百姓,因此被人们称为问俗。
问俗的繁体字为「問俗」,发音和意思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问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汉石中可以看到类似「問俗」、「問塑」等不同写法,但都指代了类似的意义。
1. 他特别喜欢走访乡村,问俗探寻百姓的生活方式。
2. 真正的领导者应当深入基层,问俗民情。
3. 这部纪录片以问俗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问道、问罪、问心、问安、问候。
探究社情民意、探寻民风民俗、了解百姓生活习性。
懒散、漠视、脱离群众。
阿佛洛狄忒百无一失跋剌惫老冰纨潺沄挡木登封草滴灌蹲膘二百二二变放围方贞梵众天浮翔父忧盖地官不威牙爪威蛊佞古文经槐南一梦华伪蕙的风教指疾痗鲸鼓井渫莫食酒醉捐俗课实了不成龙山文化论战每逢名师出高徒民宅木竹子耦俱无猜剽卤平动罄乏碁人热駡仍重戎王子如振落叶笘钥盛馔识者术谋丝微堂息汤禹顽扈偎干就湿文疯无愧色消退蟹饆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