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黄科常绿乔木。又名山桔子。产于 广西 的一种果树。亦指其果实。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果》:“木竹子,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间实。” 清 陈淏子 《花镜·木竹子》:“木竹子,出自 广西 ,皮色形状全似大枇杷,而肉味甘美过之,但实熟在秋冬。” 伊钦恒 校注引《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品种志》:“木竹子, 广西 桂 东、 桂 南、 桂 西各县均有生长……花藤黄色,花期五月间,冬季果熟时黄色。”
“木竹子”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以下是综合解释:
木竹子是藤黄科常绿乔木,学名 Garcinia multiflora,别名包括山桔子、多花山竹子、竹节果等。树高可达15米,树皮灰白色,小枝绿色,叶片革质,果实为卵圆形至倒卵圆形,成熟时呈黄色。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常见于山坡、沟谷等环境中。
部分资料(如)提到“木竹子”可形容思想僵化,但此用法缺乏广泛依据,可能与方言或特定语境相关,建议以植物学解释为主。
若需更完整的分类信息或药用案例,可参考(生物物种)、(健康百科)等来源。
《木竹子》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一种植物,也称为竹木。
《木竹子》的部首是木,总共有9个笔画。
《木竹子》这个词的来源非常简单,就是将木和竹子两个字合并而成。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木竹子」。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木竹子」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形状基本上保持不变。
1. 她家的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木竹子。
2. 这件艺术品是用木竹子制作而成的。
1. 竹子:一种具有坚韧轻便的植物。
2. 木材:指由树木制成的材料。
1. 竹木:与木竹子是相同含义的词语。
2. 竹胎:指竹子做成的器具。
1. 叶子:与木竹子相对的词语,指植物的叶片。
2. 树木:指种植在土地上的大型植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