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弃世俗。《庄子·山木》:“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汪为霖 《游栖霞》诗:“有官到底难捐俗,毕竟斜阳喝道回。”
“捐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抛弃世俗”,通常指脱离尘世生活或舍弃世俗观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放弃世俗生活或常规礼法,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例如《庄子·山木》中提出“去国捐俗”,倡导与道相辅而行的生活方式。
单字拆解
古籍引用
现代用法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讨论中,形容对物质欲望的摒弃或精神层面的追求。
总结来看,“捐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与超越的思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证,可参考《庄子》及清代诗文。
捐俗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捐俗有不同的含义。
捐俗的拆分部首是手、心和尸,其中手表示人的活动、行动;心表示情感、内心;尸表示尸体、死亡。三个部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捐俗这个词。
捐俗一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具体的历史渊源还待深入研究。在繁体字中,捐俗的写法为捐俗。
古时候对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在有所不同,所以古时候的捐俗的字形也有所变化。古代汉字写法中,捐俗的写法多种多样,例如《说文解字》中将捐俗的写法作專〡租。这表明汉字的书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变化和演变。
以下是关于捐俗的例句:
与捐俗相关的组词有捐赠、捐款、捐献等。
与捐俗的意思相近的词汇有舍弃、抛弃、舍去等。
与捐俗的意思相反的词汇有俗世、尘世、恋物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