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捐俗的意思、捐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捐俗的解释

抛弃世俗。《庄子·山木》:“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汪为霖 《游栖霞》诗:“有官到底难捐俗,毕竟斜阳喝道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捐俗"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舍弃。该词由"捐"(舍弃)与"俗"(世俗)两个语素构成,在权威汉语工具书及文献中存在以下释义体系:

一、基本释义 指主动摒弃世俗生活规范与价值追求,包含两层内涵:

  1. 物质层面:舍弃功名利禄等世俗追求,如《汉语大辞典》记载"捐俗谓弃绝俗务"
  2. 精神层面:超越社会常规伦理框架,如《中国宗教哲学大辞典》将其与"离尘"并列为宗教修行术语

二、历史语用 该词多见于宗教典籍与文人创作: • 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载:"捐俗累而轻举,乘白云以上宾",强调超脱物质羁绊 • 白居易《送毛仙翁》诗:"形骸既无束,捐俗复捐身",展现士大夫阶层的出世理想

三、现代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衍生出三重语义:

  1. 生活态度:选择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
  2. 价值取向:拒绝功利主义人生观
  3. 文化现象:隐逸文化的现代转译

(主要参考《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国宗教哲学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3年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捐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抛弃世俗”,通常指脱离尘世生活或舍弃世俗观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放弃世俗生活或常规礼法,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例如《庄子·山木》中提出“去国捐俗”,倡导与道相辅而行的生活方式。

  2. 单字拆解

    • 捐:意为舍弃、抛弃(如“捐躯”“捐弃”),或指向外施予(如“捐赠”)。
    • 俗:指社会风俗、大众化习惯(如“移风易俗”),也含贬义如“庸俗”。

二、语境应用

  1. 古籍引用

    • 《庄子》中的“捐俗”强调脱离政治与世俗牵绊,追求道家理想。
    • 清代汪为霖诗句“有官到底难捐俗”,则表现仕途与超脱之间的矛盾。
  2. 现代用法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讨论中,形容对物质欲望的摒弃或精神层面的追求。

三、关联概念

总结来看,“捐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与超越的思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内涵。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证,可参考《庄子》及清代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措背负炳麟笔筒子眼里观天长白山脉谗隙琛赂怆天呼地黜贬除过麤质盗憎點污底贡犯境缟衣白冠宫城鼓楞楞寒耕豪乱合成贺老弘化浣花叟鬟髻狐媚虎兕出柙郊望籍敛晋祠楖人灸疗掘窖跨鹤林巘藜莠拏访那个曩代念奴娇(大江东去)排囊培坿评本襁负抢嘴迁莺寝皮食肉穷逼却避热热闹闹肉屏风栅孔伸诉实事求是枢密素功痛定思痛通熟无事不登三寶殿携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