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贞的意思、方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贞的解释

方正;正直。语本《易坤》:“柔顺利贞……至静而德方。”《汉书·扬雄传上》:“正皇天之清则兮,度后土之方贞。”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体方贞以居直者,虽诱以封国,犹不违情以趋时焉,安肯躐径以取容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方”和“贞”两个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正直、端方、坚守正道。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方: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併船也”,引申为方正、规矩、正直。《广雅·释诂》:“方,正也。”如《论语》中“君子可欺以其方”,即指君子因其正直而可能被欺骗。
    • 引申义:方向、准则、道理。
    •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贞: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卜问也”,后引申为坚定、正直、忠信。《周易·乾卦》:“元亨利贞”,其中“贞”即代表固守正道。
    • 引申义:操守、节义。
    •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二、合成词“方贞”的释义

“方贞”作为复合词,强调品行端方、坚守节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人物德行的评价:

  1. 正直不阿:

    形容人秉性刚直,不趋附权势。如唐代柳宗元《祭吕衡州文》:“惟其方贞,足以轨物。”指吕温因正直而足以为人楷模。

    • 来源:《柳宗元集》(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端方坚贞:

    指行为合乎礼法规范且意志坚定。如《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汉官仪》:“选明经有方贞者以为御史”,意为选拔通晓经学且品行端方者担任御史。

    • 来源:《后汉书》(中华书局校勘本)。
  3. 道德操守的象征:

    在儒家语境中,“方贞”常与“君子”人格关联,体现对伦理原则的坚守。如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论士人当“以方贞自持”。

    • 来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古籍用例佐证

  1. 《周易·坤卦》: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此句虽未直用“方贞”,但“正位”“美在其中”即“方贞”精神的核心体现。

    来源:《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2. 《文心雕龙·程器》(刘勰):

    “瞻彼前修,有懿文德。方贞之士,亦凭文以明道。”

    释义:回顾前代贤人,兼具文章与德行;端方正直之士,也通过文章阐明正道。

    来源:《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方贞”已非常用词,但作为文言词汇仍见于: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4.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5.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6. 《柳宗元集》(中华书局点校本)
  7. 《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9.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方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格特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方贞”由“方”和“贞”组合而成:

    • 方:指方正、正直,引申为坚守原则、不偏不倚。
    • 贞:意为坚定、忠贞,强调对道德或信念的坚守。
      合起来表示“方正而忠贞”,形容人品行高尚,不为外界诱惑或压力所动摇。
  2. 经典出处
    该词最早源自《周易·坤卦》:“柔顺利贞……至静而德方”,后被《汉书》《抱朴子》等典籍引用,如《汉书·扬雄传》中“度后土之方贞”。

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文化内涵

“方贞”体现了儒家推崇的“外圆内方”道德观,强调内在原则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籍原文,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周易》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贫守道白扬提摆样子保价邮件八演倍日并行璧返残废萴子嘲调称喻迟误揣微初头待遇打挟大量诞罔不经打谱东陵道奉公正己符文官租过多黑粗诃诘候雁湖泽剪恶除奸江曲金椟惊汗箕帚蜡香蠡卜临身灭口牛革袍泽朋侣剽狡戗水谴呪求学羣衆观点融通软和乳突商灯神龙师吏菽麦寺刹榻位铁钱蛇文劄握蛇骑虎闲暇硝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