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澜阁的意思、文澜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澜阁的解释

清 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 乾隆 四十九年(1784年)建,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孤山 , 咸丰 十年(1860年)倒塌,书多流散。 光绪 六年重建,书由 丁丙 、 丁申 二人搜集钞补大半,后又陆续根据 文津阁 本钞补完全。书今藏浙江图书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文澜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藏书建筑,其名称由"文""澜""阁"三字构成。"文"指文献典籍,"澜"取意文化如波澜绵延,"阁"特指传统楼阁式藏书建筑。该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系为贮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从历史功能看,文澜阁具有三重属性:其一为文献保存中心,完整收藏《四库全书》3590种、79337卷典籍;其二为学术研究机构,清代曾设专职校理官员管理校勘;其三为文化象征符号,其歇山顶重檐构造与碧色琉璃瓦,彰显"五行属水"的防火寓意。现存建筑经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保持着"五进院落"的官式营造法式,主体建筑包含门厅、假山、御座房、藏书楼等完整体系。

作为江南地区仅存的《四库全书》藏书遗址,文澜阁在文献学史上占据特殊地位。清咸丰年间遭遇兵燹后,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发起补抄工程,历时七年抢救典籍,史称"庚辛补书",使文阁本成为现存最完整的四库抄本。2001年该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浙江省博物馆馆舍对外开放。

网络扩展解释

文澜阁是清代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皇家藏书楼,其词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历史渊源
文澜阁始建于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位于杭州孤山南麓,是清代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中唯一幸存者。历史上曾因太平天国战乱损毁,后经丁丙、丁申兄弟抢救散佚书籍,并历经光绪年间重建及民国时期补抄,最终使《四库全书》基本恢复原貌。

二、建筑与文化象征

  1. 建筑特色:文澜阁融合江南庭院风格与皇家建筑的庄重,布局对称,包含假山、月台、曲廊等园林元素,占地0.17公顷,主体为三层木构建筑。
  2. 文化内涵:除实体藏书功能外,“文澜阁”一词常被引申为学识渊博的象征,源自《宋史》中南宋学者孙观建阁传学的典故。

三、现代价值
现存文澜阁归属浙江省博物馆,原藏《四库全书》于1911年迁至浙江图书馆,成为研究清代藏书文化、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其历史变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献保护与传承的艰辛历程。

别人正在浏览...

爱卿捌格豹幨饱经霜雪鄙儒藏钩綢绎当风丹禁单行线大韵敦教妃嫔蜚走風鬣風清弊絶粉缋焚烁奋翼耕甿规彠骇慌行货含金量呵卵诃逐滑轮悔赖降割践袭搅搅接应精理极言积言狷忿慷慨激扬克敬诳世列臣庙朝冥寂谋意强硬潜袭情寃芹泥染缸桡弱软半撒溲声传勝冠生日钱爽垲天夺其魄屯蒙咸津津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