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中的意思、国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中的解释

(1).指王城之内。《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 孙诒让 正义:“凡经言‘国中’,并谓王城之中。” 清 姚鼐 《郡县考》:“ 周 之制,王所居曰国中。” 清 段玉裁 《再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周礼》之制,王城方九里,谓之国;城中谓之国中……经文未有谓城外为国中者。”

(2).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豪友》:“ 长安 富民 王元寳 、 杨崇义 、 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 清 方苞 《读齐风》:“ 齐 自 襄公 鸟兽行,下令国中:长女不得嫁,为家主祠,名曰巫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中"一词在汉语词典体系中存在三个主要释义层次,现依据权威辞书分类解析如下:

一、国家内部范畴(现代通用义)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第7册第543页载:"国中,谓国家疆域之内",该释义承袭《周礼·地官》"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的古代用法,现代多用于书面语表述国家主权范围,如"国中要事"指国家内部重要事务。

二、教育机构专称(地区用法) 《两岸常用词典》(中华书局2019年版)特别标注:"国中"在台湾地区特指"国民中学",相当于大陆的初级中学教育阶段,该用法始见于1968年台湾实施的九年国民教育制度,现收录于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络版。

三、都城建制古义(历史语义) 《辞源》(第三版)第1137页考据:"国中"在古代文献中指代王城区域,《战国策·齐策》"愿得赐归于国中"即此用法,与"郊野"相对,该释义可追溯至《周礼》"匠人营国"的城建规制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国中”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需结合使用场景理解:

一、现代常用含义(台湾地区教育体系)
指台湾地区的“国民中学”,即大陆所称的初中(初级中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1. 学制与年级:共三年,对应七年级至九年级(旧称初一至初三)。
  2. 教育定位:衔接小学(国小)与高中(高级中学),注重基础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
  3. 历史沿革:原称“初级中学”,后因教育改革更名为“国民中学”,与“国民小学”形成体系。

二、古代/历史文献含义

  1. 王城之内:如《周礼·地官·小司徒》中“国中”指周代王城管辖范围,如“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
  2. 国内:泛指国家疆域内,如《史记·吴王濞列传》中“下令国中”即向全国发布命令。

注意事项
大陆地区一般不使用“国中”指代初中,若涉及教育阶段需注意语境区分,避免与台湾地区术语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案奉败兴而归百依百顺傍舍谗谄长绡冲适传法传嬗怵惧词钝意虚从打都功二踢角鲂鳏翻秧子凤炬过物翰墨缘荷塘月色辉烈惠气回图阶级性积甲如山荆室警惺金灶揫收举息口碑类解两三料事李广难封漏败緑沉沉马垛子梅飇内色牛眠地癖爱朴忠榷赋人位散阵投巢沈牛苏活夙契太平令贪竞提胡芦同心协济黈纩五角大楼遐宾纤垢香祖觿辰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