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质的意思、疏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质的解释

亦作“疎质”。粗疏质朴。《世说新语·任诞》“时 袁山松 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袁山松 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疎质。 山松 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疏质”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一、粗疏质朴(古籍常见义) 该解释源自古代文献,常见于文言文语境:

  1. 构成解析:由“疏”(粗疏、不精细)和“质”(质朴、不加修饰)组合而成,强调事物或性格的天然粗犷特质。
  2. 使用场景:多用于形容艺术风格或人物品性。例如《晋阳秋》提到《行路难》原曲“辞颇疎质”,指歌词质朴无华。

二、品质高尚(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辞书赋予其新解:

  1. 含义扩展:将“疏”引申为心胸宽广,“质”指内在品质,整体形容人真诚宽容、不计得失。
  2. 使用建议:此释义较少见于古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古义混淆。

辨析要点:

注:不同来源对词义解释存在差异,可能与古今语义演变有关。

网络扩展解释二

《疏质》的意思

《疏质》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一个人待人接物或处理事务时,态度理性、直接、干脆,不拖泥带水,不隐瞒、敷衍或拖延。

拆分部首和笔画

《疏质》一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疒和贝。疒是一个由病字的部首疔与两点相连的构字部分所组成的部首,表示与疾病相关的意思。贝是一个由贝帛字形演变而来的部首,表示与金钱、财富相关的意思。

《疏质》一词的总笔画数为11个。

来源和繁体

《疏质》一词的源自《论语·子罕》篇中的一句话:“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中的“戒之在斗”一句用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处理事务,即以直接、干脆的方式进行。

繁体字《疏質》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疏质一词的写法可能和现在稍有不同,但整体基本相同。

例句

他在工作中一向疏质直接,从不拖泥带水。

组词

1. 疏浚:指疏通或清理河道、水渠等。

2. 疏忽:指因粗心或马虎而疏忽大意。

3. 疏导:指引导、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近义词

1. 简洁:意思类似于疏质,强调语言或行为简明扼要。

2. 明晰:强调清楚明了,没有模糊或不明确的地方。

反义词

拖泥带水:与疏质相对,意味着在处理事务时拖延或敷衍。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云省被祸擘阮参榜猖猾乘属赤灵符楚歌之计垂龆出自意外大逻便电门钓弋放牛粉刺缚绑高了挂灯官体宦夫胡支对加沙解羽禁步恪谨科头细粉愧汗来日方长岚烟陵坟流风遗俗鹿蹄摸象木厥目无余子拿摩温内旨念恋碾磑配干盆地綮肯青龙偃月刀清谈取灯儿上等兵擅权脤膰豕鬣蒴轴苏幙遮荪桡太阳年贴平辋水纹禽文曜无徒咸舃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