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伪言的意思、伪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伪言的解释

(1).假话。亦谓说假话。《国语·晋语三》:“伪言误众,死。” 汉 王充 《论衡·问孔》:“实不欲往,志动发言,是伪言也。” 唐 柳宗元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今夫取科者……走高门,邀大车,巧笑而伪言,卑陬而姁媮,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吾无有也。”

(2).人为之言,造作之言。 清 恽敬 《答蒋松如书》:“诚使 陆敬舆 、 司马君实 诸人生于今日,为四子书文, 韩退之 、 李习之 、 曾子固 诸人为之序,传之数千载之后,其尊于 扬雄 之伪言、 刘歆 之饰説,盖可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伪言,汉语词汇,指虚假不实的言论或话语。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构成和实际应用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虚假言论

    指故意编造、歪曲事实的言辞,意图欺骗或误导他人。例如:“伪言惑众”指用虚假言论迷惑大众。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卷,第1023页。

  2. 欺诈性表达

    在古籍中常指违背事实的诡辩或诡诈之言,如《尚书·周书》载:“伪言孔彰”,意为虚假之言极其明显。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4年,第1298页。


二、词源与构成


三、使用场景与实例

  1. 古籍用例

    •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处“伪”指后天人为的矫饰,与“伪言”的“虚假性”内核相通。
    • 《后汉书·列女传》:“拒饰伪言,以怼严命。”指拒绝用虚假言辞应付严令。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87页。

  2. 现代应用

    多用于批判蓄意传播的谣言、不实宣传或政治欺骗,如“识破伪言”“科学揭露伪言”。


四、近义与反义词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56页。

网络扩展解释

“伪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虚假的言辞或谎言,包含故意编造以欺骗或误导他人的言语行为。拆解来看,“伪”即虚假、欺骗,“言”即言语、表达。

二、详细解释

  1. 假话或说假话

    • 如《国语·晋语三》提到“伪言误众,死”,强调虚假言论对群体的危害。
    • 汉代王充在《论衡·问孔》中批评孔子“伪言”,指其言行不一。
  2. 人为造作的言论

    • 清代恽敬在《答蒋松如书》中对比“伪言”与真实言论,认为刻意修饰的言辞缺乏自然性。

三、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批判性场景,如古文中的道德批判或现代语境下对虚假信息的揭露。例如唐代柳宗元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用“伪言”讽刺科举应试者的虚伪言辞。

总结
“伪言”既指具体谎言,也包含对刻意造作表达的否定,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批判性内涵。更多例证可参考《国语》《论衡》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弟搬脣递舌兵道并网淳着大势至掉栗独木舟反哺之情沸腾炉風流雨散坟陵负任蒙劳刚棱胳膊肘管他官仪贵步甲吏歼殒借口锦篇绣帙救火车鞠按看风色赖皮狗礼炮六一泉马圈毛毡祃旗痲疹缅思磨礲砥砺破产荡业箝制窍中求媚秋至去时散隶赏封上令伤痍深耽身态时润肆掠魋悍丸卵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雾里看花无捻指显突小二小伙箫韶小月溪极吸溜疎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