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肆掠的意思、肆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肆掠的解释

(1).鞭挞。《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按,《淮南子·时则训》作“毋笞掠”。

(2).亦作“ 肆略 ”。大肆抢劫。《宋史·高宗纪三》:“ 虔州 卫兵及乡兵相杀,纵火肆掠三日。” 明 李东阳 《明故亚中大夫山西布政司左参政樊公墓碑铭》:“ 襄 邓 饥,流民肆掠,且万数。”《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初, 广州 以贼遽至,不及清野,故贼得肆略。”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适 英 人以赂,故撤去四方炮臺之兵,肆掠於城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肆掠”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组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字源及历史用法分析。“肆”本义为店铺、作坊,后引申为放纵、恣意,如《左传》中“肆其经略”;“掠”指抢夺、夺取,《说文解字》释为“夺取也”。两字组合后,可理解为“肆意掠夺、破坏”,多用于描述暴力或灾害的横行,例如:“战火肆掠后的村庄满目疮痍”。

该词与“肆虐”存在意义重叠,但“肆掠”更侧重暴力掠夺行为,而“肆虐”多指灾害或恶势力的蔓延。需注意的是,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均未单独收录“肆掠”词条,其用法多见于近代文学或区域性表述。参考来源包括《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肆掠”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现代用法:

一、基本含义

  1. 古代刑罚与暴力
    原指鞭挞或暴尸示众,出自《礼记·月令》:“毋肆掠,止狱讼。”郑玄注:“肆,谓死刑暴尸也;掠,谓捶治人。”。此义项在现代已较少使用。

  2. 现代常用义
    指猖狂抢劫、掠夺,强调行为的暴力性与规模性。如《宋史》载“纵火肆掠三日”,明代文献描述流民“肆掠且万数”。

二、词源与演变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注意区分

需与“肆虐”(多指灾害、疾病蔓延)区分,二者均有“肆意”义,但“肆掠”侧重人为暴力掠夺,而“肆虐”侧重自然或抽象危害的扩散。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玻璃板楯蛮蚕花漕赠承露崇禹樗蚕翠幌弹痤灯具垫隘點檢动撼二稚凡尔丁凤池浮语虚辞攻駮公司马规儆国香寒璧降气吉卜赛饥不暇食惊震仅仅金毗罗芰制军阀举踵思慕吭嗤兰莸腊田敛然黎长露水夫妻买休卖休秘图迷言迷语挠搅恁每盘剥潘水毗富平施迫阸趋出日廪入对山址身裁四教夙契韬戈卷甲天烖显德涎滑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