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括的意思、肃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括的解释

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用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 汉 扬雄 《法言·修身》:“或问:士何如斯可以禔身?曰: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 李轨 注:“肃,敬也;括,法也。” 宋 曾巩 《御史中丞制》:“某强毅肃括以禔其身,博学精识通於世用。” 清 钱谦益 《温如先生陈公墓志铭》:“其为学弘深而肃括,经传洽熟,颂礼详明。” 清 王澍 《论书賸语·论古》:“ 有唐 一代书,格律森严,多患方整;至 宋 四家,各以其超逸之姿,破除成法,盖拓向外来,而 晋 唐 谨严肃括之意亡矣。”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铭之为物,远古思邃,徵寿於鐘鼎;季近文敷,施藻於山岳。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肃括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典雅的词汇,主要形容人的仪态或行为庄重而合乎法度。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1. 肃:指庄重、严谨、恭敬的态度,如《礼记·玉藻》所言“色容厉肃”,强调神态的端正。
  2. 括:本义为约束、包容,引申为合乎规范、法度,如《周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中的“范围”即含括之意。

合义:形容人举止庄重自持,言行皆在礼法规范之内,既有威严感又不失分寸。例如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仪容肃括”即指仪表庄重得体。

典籍例证:

现代引申:

该词今多用于形容人持重守礼的仪态,或场合的庄严氛围(如“会场气氛肃括”),常见于书面语及文史评述。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退庵随笔》(清代梁章钜撰)
  3. 《礼记正义》(汉代郑玄注)
  4. 《周易译注》(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肃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词义

指恭敬而有法度,多用于形容人的威仪、治学态度,或书法、文辞的风格。其中“肃”意为恭敬、严正,“括”指法度、规范。

二、出处与注释

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法言·修身》:“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李轨注:“肃,敬也;括,法也。”,强调内外兼修方能立身。

三、用法扩展

  1. 人物威仪:如宋代曾巩《御史中丞制》中“强毅肃括以禔其身”,形容官员庄重守法的仪态。
  2. 治学与艺术:清代钱谦益等文人将其用于评价书法、文辞的严谨风格。

四、文学例证

清代郑孝胥《述隶示陈六向元》中“闳博肃括惟荡阴”,以“肃括”描述隶书兼具宏大与法度的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法言》《后汉书》等典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表墓毕辞兵头波动不干事不双尘滓驰晖池鱼笼鸟单音词调顺顶门正眼东辕法禁風浮勾接过衅红颜驩悦诨号蹇步棘萝极是爵台讵耐军牒军众居于考判髡屯乐棚粱糗伶牙利齿陵域麟趾殿溜严漫步密略乾焦契臂启殡七短八长青帝穷否全用丧人讪弃生隙收挽苏耽讨据讨力田脚土木之祸脱敏王侯将相嵬嵬文章巨公宪官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