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霜一样洁白。 唐 陶举 《花萼楼赋》:“素壁照耀以霜皜,丹桂翕赩而霞错。”
“霜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uāng hào,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像霜一样洁白,形容颜色或质地纯净无瑕。该词由“霜”和“皜”组合而成,两字均与白色相关。
唐代陶举在《花萼楼赋》中曾用“素壁照耀以霜皜”描述建筑的白壁如霜般洁净,体现其古典文学色彩。
该词较为生僻,多用于古代诗文或书面语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注意语境适配性,避免口语化表达。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古典文学典籍或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
《霜皜》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霜气浓厚。
《霜皜》的部首是雨(左边的部分),总笔画数为14画。
《霜皜》是汉字组词,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寒冷的天气下的浓厚霜气。
《霜皜》的繁体字为「霜皜」,与简体字形式相同。
古时候,《霜皜》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在字形上可能稍有略微差异。
1. 晨起眺望,只见山峦间,霜皜凝结,如白雪覆盖。
2. 霜皜笼罩的寒冷早晨,人们不得不穿上厚厚的外套。
1. 霜花:形容在物体表面结成的霜状花纹。
2. 皜气:指早晨的潮湿和冷气。
3. 春霜:指在初春时分出现的霜或霜状的自然现象。
1. 凛冽:形容天气寒冷而刺骨。
2. 严寒:形容天气异常寒冷。
3. 寒冽:形容冷得刺骨。
1. 炎热:形容天气热得难以忍受。
2. 酷暑:形容天气炎热而难以忍受的夏天。
3. 温暖:形容天气或环境温和舒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