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杓子的意思、杓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杓子的解释

方言。粗蠢的人。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 杭州 谓麤蠢人曰杓子。”

舀东西的器具。舀物部分大体作半球形,有柄。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大鐺中煮汤,以小杓子挹粉,著铜鉢内。” 唐 李梦符 《渔父引》之二:“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鱸鱼满案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其餘切菜刀、劈柴刀、杓子……总而言之,是铜铁东西,是局里人用的,没有一件不是私货。”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杓子”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方言中的贬义称呼
    在杭州等地方言中,“杓子”指粗俗愚笨的人。例如清代郝懿行《证俗文》提到:“杭州谓麤蠢人曰杓子。”

  2. 舀取物品的器具
    指一种带柄的半球形容器,用于舀取液体或粉末,类似现代勺子。例如:

    • 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用小杓子舀粉制作面食;
    • 宋代《卖油翁》中以杓子沥油,展现其精准用法。

二、延伸信息

若需进一步了解方言分布或器具形制演变,可参考《证俗文》《齐民要术》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杓子的意思

杓子指的是一种用于舀取和盛放物品的器具,通常由木头或者塑料制成,底部呈杯状,便于舀取液体或食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杓子的拆分部首为木字旁(木字部),由4个笔画组成。

来源

杓子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原本是指一种用于盛放酒的器具,后来演变为表示盛放任何液体或食物的器具。

繁体

繁体字形为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杓子的写法与现在相同,由木字旁和勺字旁组成。

例句

1. 他用杓子舀起一勺热汤。

2. 奶奶用木杓子搅拌着面糊。

3. 请用杓子将水倒入杯中。

组词

1. 木杓:用木头制成的杓子。

2. 塑料杓子:用塑料制成的杓子。

3. 金杓:用金属制成的杓子。

近义词

1. 勺子

2. 汤勺

3. 匙子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败露傍亲宾柔惭震常棣嘲调嗔妒赤后虫漏磋摩待茶等衰砥矢垛业方山子韍佩高辟工区够瞧官书寒煖贺老湖皇城婚恋或许金戟金镞口如悬河连理分枝历理螺呗屡复满话麻线难问逆亿偶人剖陈迁善去恶勤辱器世间球寒蕲王杀缝声口盛明矢忠殊隔顺考丝麻悚切缩版台骀童牛角马抟土作人兔儿不吃窠边草推择温湿小雅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