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安岁月。语本《左传·昭公元年》:“主民,翫岁而愒日,其与几何!”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凡八年,徙屋 苕霅 ,翫愒水石,诵读悠然。” 清 冯桂芬 《孝妇单孺人传》:“先 谢恭人 孝慈温良,食贫毕世,今弃养且廿年,迴忆半生爱日,蹉跎翫愒,曾未伸一朝之养,此恨曷极。” 愿云 《四客政论》:“呜呼!彼之抱热诚者可悯也,饕昏虐者可恨也,沉翫愒者可悲也,作奸细者可殊也。”
“翫愒”一词较为生僻,可能是“玩愒”的异写形式,属于古汉语用法,现多作“玩岁愒日”。其含义如下:
1. 核心含义 指虚度光阴、贪图安逸,缺乏进取心。常用来批评消极懈怠的生活态度。
2. 词源解析
3. 成语关联 完整形式为"玩岁愒日",典出《左传·昭公元年》:"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原指统治者安于现状将招祸患,后泛指虚度年华。
4.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
注意:现代汉语中更常用"蹉跎岁月""虚度光阴"等表达,若使用"翫愒"需注意语境,避免因生僻造成理解障碍。建议优先使用规范写法"玩岁愒日"。
《翫愒》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意为欢喜、快乐、高兴。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开心愉悦的心情。
《翫愒》的拆分部首是“羽”和“心”,其中“羽”是左边的部首,表示鸟类;“心”是右边的部首,表示心脏。《翫愒》一词的总共有14个笔画。
《翫愒》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是作者庄周用来描述人们快乐心情的词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翫」和「愒」。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和现在有一些不同。以《翫愒》为例,古汉字的写法为「翫」和「忾」。现代汉字的简化过程中,「翫」简化为了「翫」,而「忾」则变成了「愒」。
1. 他的笑容洋溢着翫愒,让人不由自主地被感染。
2. 看到孩子们安静地玩耍,家长们都感到翫愒无比。
翫时、愒心、翫乐、愒意、翫观
欢欣、喜悦、快乐、陶醉
沮丧、郁闷、不悦、烦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