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磬的意思、微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磬的解释

谓上身稍向前倾折,表示恭敬。 汉 贾谊 《新书·容经》:“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磬"是由"微"与"磬"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未独立收录,需结合字源与文献用例解析其含义。根据《说文解字》对单字的训释,"微"本义为隐行,引申指细小、轻微(来源:汉典网《说文解字注》);"磬"原指石制打击乐器,《尔雅·释乐》注"形如犁铧,以玉石为之",后又衍生出"空尽"义(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尔雅注疏》)。

该词在古汉语中呈现两种典型用法:

  1. 器物描述:指形制细小的磬类器物,如清代考据文献《礼书通故》载"微磬悬于笋簴,其音清越",形容宗庙祭祀中悬挂的小型编磬;
  2. 动作状态:作动词时表"轻微倾斜",源自《周礼》郑玄注"磬折谓体微罄",后引申为身体或物体的小幅度前倾姿态,如朱熹《朱子语类》"立身微磬以示敬"。

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物鉴定领域仍用于描述古代玉磬的尺寸分级标准。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公布的商代青铜器铭文中,可见"赐微磬三组"的赏赐记录(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网络扩展解释

“微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微磬”指人站立时上身稍微向前倾折的动作,是一种表示恭敬的礼仪姿态。该词由“微”(轻微)和“磬”(古代石制乐器,形如曲尺)组合而成,以“磬”的弯曲形态比喻身体前倾的姿势。


出处与演变

  1.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容经》,书中将站立姿势分为四种:

    • 经立: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
    • 共立:因“微磬”姿态得名,即上身稍前倾;
    • 肃立:以“磬折”姿态(更大幅度的躬身)表示庄重;
    • 卑立:垂佩躬身,表示谦卑。
  2. 词义延伸
    后逐渐从具体礼仪动作演变为形容恭敬态度的书面用语,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使用示例


补充说明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古代礼仪术语,可参考《礼记》或汉代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骜杰半间不界禀形拆西补东长才广度禅数蝉啼愁云惨淡道止董事阏制浮荡福食高级钩饰官産合匏呴煦华要灰戮回异护镜检察厅开喻凯泽雷惊蕈雷塘马褂树麦光迈人麻绳菜梅乾墨水池闹荒荒凝津趴架谦抑青河战侵略穷儿筌句少庭生辉事畜竖刁水牛兵邃冲绥靖诉讼法岧岧铁脚图録畏怀问禅窝窝别别屋翼象镳现行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