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绥靖的意思、绥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绥靖的解释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详细解释

安抚平定。《汉书·王莽传上》:“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免相位不允诏》:“宰相之责,绥靖四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中外绥靖,不折一兵,不发一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绥靖”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政治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词源与字义

“绥”本义为登车时用于拉手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靖”意为平定、安宁。二字组合后,原指通过安抚手段使局势稳定()。

二、基本含义

  1. 传统中性义
    中国古代指通过安抚政策维护地区安定,如民国时期设立的“绥靖公署”旨在平定地方动乱()。

  2. 现代贬义用法
    现多指以牺牲原则或他国利益换取暂时和平的政策,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被英法等国用于对纳粹德国的纵容,典型如《慕尼黑协定》()。

三、核心特征

四、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五、典型历史案例

1938年英法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割让给德国,试图“购买和平”,反而加速二战爆发()。


注:如需了解具体历史事件细节或语言学演变,可参考搜狗百科、汉典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绥靖的意思

绥靖(suí jìng)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意为安抚、安定。它通常用来形容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问题时采取缓和、平息、安抚的态度和方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绥靖的部首是糸(sī)+ 革(gé),拆分后可以得到“纟”和“革”两个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7画。

来源和繁体

绥靖一词最早出现在《书经·斯禹》中,用来形容禹王的治理方式。在汉字的繁体字中,绥的繁体写法是綏,靖的繁体写法是鎮。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绥靖的写法稍有差异。绥的古代写法是「綏」,多用于绥宁、绥安等地名之中;靖的古代写法是「免」,在古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

例句

1. 在处理边界争端时,我们应该采取绥靖的政策,以缓和紧张局势。

2. 这位领导以其绥靖的态度,成功地化解了两国之间的争端。

组词

绥靖可以与其他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如:绥靖政策、绥靖主义、绥靖力量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绥靖的近义词有:缓和、平息、安抚。

绥靖的反义词有:强硬、战争、对立。

别人正在浏览...

班姬八物不资财本炒买炒卖超然自逸冲坚毁锐穿结丹颊丹笋大鼜定力滴羞扑速鬌鬓罚一劝百蜚狐口风铃隔宿粮故畴佷石淮濆昏邓邓交宦娇纵掎裳连襼锦筝记认旧时风味滥调柳三眠緑缥麻田梅花坞奶豆腐平方根品级山掐出水来强劳碁盘欺贫爱富气扑扑肉香炉伤疾麝炷使令树恩四渎苏丹港弹冠振衣天星铁朱通明殿同盘而食万事无双亭香包曏使祥兆下室惜春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