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贫苦人。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尝览 李庆孙 《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 晏元献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諳富贵者。故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綉,而唯説其气象。若“楼臺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棃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2).指愚蠢迂腐的人。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万卷星罗,千篇电扫,肯学穷儿事 楚 骚。”
“穷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贫苦人或贫困儿童
该词由“穷”(贫穷)和“儿”(孩子或人)组成,字面意义为“贫穷的孩子”,常用来形容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人。例如:“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出自宋代《青箱杂记》),此处以反讽表达对贫困者境遇的感慨。
部分现代用法也延续此义,如“穷儿读艰”形容贫困儿童的教育困境。
指愚蠢迂腐的人(含贬义)
在特定语境下,“穷儿”带有讽刺或贬低意味,比喻思想迂腐、见识浅薄之人。例如宋代文人晏元献公曾用此词批评某些诗句的庸俗之气,暗指作者缺乏真正的文化底蕴。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青箱杂记》或查字典相关条目。
穷儿是一个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包括“穷”和“儿”。
“穷”的部首是穴,总笔画数为8;“儿”的部首是儿,总笔画数为2。
穷儿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年幼的穷人孩子。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用以形象地描述贫困家庭的孩子。
繁体字中,“穷”字和“儿”字的形态与简体字相似,没有明显差别。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没有明确记录“穷儿”这个具体词语的写法。根据古代文献和研究,可以推断其写法和现代相似。
1. 在那个贫困的山村里,穷儿们艰难地生活着。
2. 这个小镇上的每个家庭都有穷儿,需要帮助。
1. 穷人:指贫困的人。
2. 贫穷:形容经济困难,没有大量财富。
3.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无依,生活艰难。
1. 穷苦:经济贫困,生活艰难。
2. 困苦:陷入困境,生活困难。
富儿:形容富裕的孩子,来自富裕家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