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伪名的意思、伪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伪名的解释

(1).犹恶名。《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2).假名;化名。 明 《徐氏笔精·诗评·月泉吟社》:“﹝ 连文凤 ﹞伪名 罗公福 ,集中皆不著的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伪名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伪名指非真实、虚构或刻意伪造的名称。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1. 字面义:由“伪”(虚假、不真实)与“名”(名称、称号)组合而成,直指“虚假的名称”。
  2. 引申义:用于替代真实身份的名称,常见于文学创作、网络匿名等场景,需与具有欺骗性质的“化名”区分。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假托的名字;不真实的名字。”强调其“非真实性”本质。

  2. 《汉语大词典》

    进一步解释:“伪,诈也;名,号也。伪名即诈称之号。”指出其隐含的“刻意伪造”属性。

三、应用场景与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伪名”一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恶名
    指被强加的不实污名或负面评价。例如《楚辞·九章·哀郢》中“被以不慈之伪名”,描述尧舜因谗言被冠以“不慈”的恶名。

  2. 假名/化名
    指刻意隐藏真实身份的别名。如明代文人连文凤曾化名“罗公福”参与诗社活动,其作品未署真实姓名。

二、补充信息

三、辨析要点
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具体指向:历史文本常涉及“恶名”义(如政治诽谤),而文学或日常场景多指代化名。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乂阿姨颁赠保人陂阤怖愄常平仓称述闯然垂杨大功率待兔道士鹅斗胸凤叹虎视烽子分索伏伏腊腊夫子自道轧朋友攻战拐良为娼关余贾害海纳百川虾蟆衣篲泛画涂护眎奖惩将命家学渊源金华席兰新铁路罹祸伶仃另日林湍砻斫醁醽蛮淫媚逸庙见民常辟难萍迹铅笔肉趼晌睡穇穇渗渗守壹手肘殊效肆閲坍缩星兔园册王家癖五衷险言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