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虾蟆衣的意思、虾蟆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虾蟆衣的解释

亦作“ 虾蟇衣 ”。1.青苔的别名。《庄子·至乐》“鼃蠙之衣” 唐 成玄英 疏:“鼃蠙之衣,青苔也,在水中若张绵,俗谓之虾蟆衣也。”

(2).药草车前子的别名。 宋 陆游 《戏咏园中春草》之二:“童子争寻鵓鸽饭,医翁日曝虾蟆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车前》:“虾蟇喜藏伏于下,故 江 东称为虾蟇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虾蟆衣是汉语中对车前草的别称,属于古语或地方性俗称,其命名源于该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虾蟆”即蟾蜍(俗称癞蛤蟆),“衣”指表皮或覆盖物。合称“虾蟆衣”形容车前草叶片表面凹凸不平的叶脉纹理,形似蟾蜍背部粗糙的皮肤㊟。

  2. 植物学指代

    该词特指车前科植物车前(学名:Plantago asiatica),其叶片宽大呈卵形,基生莲座状,叶脉明显隆起如网状褶皱,与蟾蜍表皮相似㊟。


二、得名缘由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记载:“车前,蛤蟆衣也。其叶贴地,中央抽茎,状如衣被蛤蟆,故名。”指出其叶片平铺地面,形如覆盖在蟾蜍身上的外衣㊟。这一命名体现了古人观察自然的具象化思维。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437页)

    明确标注“虾蟆衣”为车前草的异名,并引用《本草纲目》作为释义依据㊟。

  2. 《中国植物志》

    在车前草条目下收录“虾蟆衣”为地方俗名,强调其形态学特征与名称的关联性㊟。


四、现代使用建议

“虾蟆衣”属历史用词,现代汉语中多称“车前草”。该植物全草可入药(利尿、清热),种子称“车前子”㊟。研究古籍或方言时需注意此别名,避免与苔藓类植物“蟾衣”(蟾蜍蜕皮)混淆㊟。


参考资料

㊟ 李时珍. 《本草纲目》(1596年刻本)草部第十六卷.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21.

㊟ 《中国植物志》第70卷. 科学出版社, 2002.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 许宝华, 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虾蟆衣”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

  1. 植物别名

    • 青苔:在《庄子·至乐》的注释中,唐代成玄英提到“鼃蠙之衣”即青苔,民间俗称“虾蟆衣”。
    • 车前草:宋代陆游的诗句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均记载,车前草因生长环境(虾蟆常藏于其下)得名“虾蟆衣”。
  2. 成语比喻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外表华丽但内在卑劣的人或事物,以“虾蟆”的丑陋与“衣”的华美形成反差,讽刺虚伪之人。


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暗地巴黎子并肩不慭巉绝插身成串赤狄初日出讼除召慈孙丛生鹾商厝施导游點胸洗眼儿童福利事业讽刺風雨交加粪种分胙扶接鲠论工机卦婆子圜府豢龙氏火力圈敬告金华霁颜局图惧震揆构蓝采和嵺愀离伤楼桑论处篾索眯萋乜斜女界判例爬山青蛉入火腮红市道交收孰顺嘴私奴酸哀随同讨扰同笔研文字学下饮黄泉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