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的意思、铅笔的详细解释
铅笔的解释
[pencil] 内有涂写物质芯子的木杆,一端露出削尖的芯子,另一端常有橡皮
详细解释
(1).指蘸铅粉涂改错字之笔。《东观汉记·曹褒传》:“寝则怀铅笔,行则诵文书。”《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大宰碑启>》:“人蓄油素,家怀铅笔。” 李周翰 注:“油素,绢也;铅,粉笔也,所以理书也。” 宋 宋祁 《自讼》诗:“铅笔用多毛秃落,鬢髯愁罢雪纷垂。”
(2).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笔芯的笔。《恨海》第七回:“那洋人便在衣袋里取出洋纸铅笔,画了许多洋字。”
词语分解
- 铅的解释 铅 (鉛) ā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 * 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铅球。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
- 笔的解释 笔 (筆) ǐ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写字、画画
网络扩展解释
铅笔是一种常见的书写或绘画工具,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在纸张或其他表面摩擦留下痕迹来实现记录或创作。以下是关于“铅笔”的详细解释:
1.基本结构与成分
铅笔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 笔芯:传统铅笔芯由石墨与黏土混合制成。石墨提供黑色痕迹,黏土调节硬度和颜色深浅,比例不同形成不同硬度等级(如H、HB、B等)。
- 外壳:通常为木质(如雪松木),包裹笔芯以保护并方便握持。现代也有塑料、再生纸或金属外壳的自动铅笔。
2.历史演变
- 起源:16世纪英格兰发现石墨矿,早期用布条或绳子包裹石墨条使用。
- 工业化改进:18世纪末,法国人尼古拉·雅克·孔特发明石墨与黏土混合烧制工艺,奠定现代铅笔基础。
- 名称由来:因早期误认为石墨是“黑铅”(plumbago),故得名“铅笔”,沿用至今。
3.分类与用途
- 按硬度:分为H(硬度高、颜色浅)、B(软度大、颜色深)、HB(中等)等系列,适用于不同场景(如工程制图用H类,绘画用B类)。
- 按功能:
- 普通书写铅笔:学生、办公常用。
- 彩色铅笔:芯体含颜料,用于艺术创作。
- 特种铅笔:如木工铅笔(扁平芯)、水溶性彩铅等。
4.环保与创新
- 传统木杆铅笔依赖木材,环保型铅笔采用再生纸或速生林木材。
- 自动铅笔通过替换笔芯减少浪费,但需塑料外壳,存在回收问题。
5.文化意义
- 作为基础工具,铅笔象征教育启蒙和艺术创作起点。
- 在数字时代仍不可替代,因其无需充电、可修改(配合橡皮擦)等特性。
若需进一步了解铅笔制造工艺或历史事件细节,可查阅文具发展史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铅笔的意思
铅笔是一种用来写字、画画的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笔芯以石墨为主要成分,外面包裹着木头壳。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铅的部首是金,而笔的部首是竹。根据部首拆分,铅笔的部首可以拆分成金和竹两个部分。
根据笔画数,铅笔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和繁体
铅笔一词最早是源于英文单词"Pencil",意为小尾巴。传入中文后,根据发音和形状逐渐演化为现今的"铅笔"。
繁体字中,铅笔的写法为「鉛筆」,保留了最初的字形特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对铅笔的描述多称之为"镆铘",又称"铅器"。
例句
1. 我的铅笔用完了,我需要买新的。
2. 她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个漂亮的花。
组词
铅字、铅块、铅板、铅灰、铅笔盒。
近义词
铅芯笔、铅制笔。
反义词
钢笔,毛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