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兔的意思、待兔的详细解释
待兔的解释
比喻墨守成规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典出《韩非子·五蠹》 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欧阳詹 《送王式东游序》:“予怀待兔之固,犹伺北闕寝书之报; 公范 见变豹之理,将东游诸侯之国。”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亦犹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为?待兔之人,非设罝而奚可?”
词语分解
- 待的解释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ā 停留,逗留,迟延:你
- 兔的解释 兔 ù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兔子。兔脱(迅速地逃走)。兔毫笔。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古
网络扩展解释
“待兔”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寓言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待兔”的字面意思是“等待兔子”,实际用来比喻不主动努力,只依赖运气或机遇来获得成功,或形容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行为。其核心思想是批评消极等待、不思进取的态度。
2.典故出处
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中的寓言故事:
宋国一农夫见兔子撞树而死,偶然得到兔子后,便放弃耕作,整日守在树旁等待下一只兔子。结果再无收获,田地也荒废了。
这一故事通过“守株待兔”的情节,讽刺了妄想不劳而获、因循守旧之人。
3.寓意与引申
- 消极等待:强调成功需主动争取,而非依赖偶然机遇。
- 固守旧规:批评不懂变通、盲目沿用旧方法的思维。
- 脱离实际:指出忽视现实条件变化的荒谬性。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守株待兔、坐享其成、刻舟求剑。
- 反义词:随机应变、未雨绸缪、积极主动。
5.现代应用
常用于教育或劝诫场景,提醒人们避免侥幸心理,如:
“市场竞争激烈,若只‘待兔’不创新,企业终将被淘汰。”
“待兔”不仅是一个成语,更蕴含深刻的文化警示,强调积极行动与灵活思维的重要性。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典故背景,可参考《韩非子》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待兔
词义:待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为等待兔子。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地用于文学作品和古代的描述。
拆分部首和笔画:待兔的拆分部首为⺈和兔,其中⺈是“力”的变体,称为刀,表示刀刃;兔是“免”的变体,表示兔子。待兔的笔画数为7画,刀的笔画数为2画,兔的笔画数为5画。
来源:待兔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动物》一书中。在古代中国,兔子被视为敏捷而机敏的动物,所以待兔一词用来形容等待的人非常小心翼翼地等待着某些事情的发生。
繁体:待兔的繁体字为待兔,即在简体字的基础上去掉了任何繁复的笔画。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时候汉字的书写习惯,待兔可以写作”㕣兔“或者”㕣免“。这些写法在现代并不常见。
例句:他犹如待兔般,静静地守候着。
组词:待兔没有常见的组词,因为它更多地在古代语境中使用。
近义词:等候、期待
反义词:立即、马上
这些是关于待兔的基本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阿拉气炳炳琅琅不易之典策籍敞怳仇贼大逆不道倒噎气地变阿谀取容防秋改修膏粱年少阁室雚菌贺旦皇神昏世活蹦乱跳呼豨九肋隽爽可能缂丝琅汤惏索离会历久立眉瞪眼零堕妙姿墨敕斜封黏合剂掿沙拼接侨眷气囊钦依跂仰鹊岸让王然糠照薪柔牷三夫成市虎烧灯节诗情水陆斋死水特指铁石肠挺刮挺括土豪劣绅頽沲陁崩外氏完美无瑕无冀无影手术灯纤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