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逶遅的意思、逶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逶遅的解释

见“ 逶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逶迟(wēi ch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见于古典文献或诗词中。其核心含义指曲折绵延、缓慢行进或徘徊不前的状态,常用来形容道路、水流、行动等的蜿蜒曲折或徐缓之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曲折绵延

    形容事物蜿蜒伸展的样子,如山路、河流的曲折连绵。

    例:王维《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逶迟”可暗含归途的曲折漫长)。

  2. 缓慢行进

    指行动迟缓、徘徊不前,带有从容或迟疑的意味。

    例:《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诗》:“逶迟睢渙间,迢递见征帆。”李善注:“逶迟,行貌。”


二、词源与结构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814页):

    逶迟:亦作“逶遟”。弯曲下垂貌;徘徊貌,徐行貌。

    引用《楚辞·九叹·离世》“遵江曲之逶移兮”王逸注:“逶移,长去貌。”

  2. 《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版):

    多次注解“逶迟”为“行貌”或“徘徊之状”,如卷二十六谢灵运《登临海峤》诗注。

  3. 古代诗文用例:

    • 南朝·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 唐·李商隐《肠》:“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创作、古风语境或学术研究,日常交流极少出现。需注意避免与形近词“逶迤”(wēi yí,表绵延不绝)混淆。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文选注》(中华书局)
  3. 《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逶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ēi chí,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1. 词义本质
    该词是“逶迟”的异体写法,由“逶”和“遅”组成:
    • “逶”指曲折缓慢的行走,类似蜿蜒的河流;
    • “遅”(同“迟”)表示缓慢、不急促的状态。
    • 核心含义:形容行动缓慢或漫无目的地游荡,如“在公园逶遅”“工作中闲逛”等场景。

二、详细释义(多语境用法)

  1. 动作描述

    • 徐行/徘徊:常见于古文,如《别赋》中“车逶迟于山侧”,指车辆在山路缓慢行驶。
    • 弯曲下垂:用于描绘自然物形态,如《柳赋》中“枝逶迟而含紫”,形容柳枝弯曲下垂。
  2. 抽象引申

    • 遥远绵延:形容空间或时间的漫长感,如“逶迟的山路”。
    • 颓靡衰弱:可引申为精神或状态的萎靡不振。

三、文献引用示例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学术讨论,可参考汉典或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班车笔记小説壁垒森严逼认敝帏不移晷裁剪蚕盐柴炭馋灯畅叙幽情成年溜辈楚江储具徂来村廛大祸临头玳瑁鱼带丝禽滴溜打拉分发风瞀浮炭锢藏古地理学过郄海濶天空幻戏精神恍忽精忠报国矜全急松松鞠礉举贤任能开查跨子累夜茅椒濛茸面筒宁侯泥汪偏心眼巧挴清阴热心快肠石壁室子水葱水堂遂歌太乙舟堂报叹黄犬体亮吐食握发土曜未敢苟同仵作闲情逸致